第299章 飞行器设计,张硕:我不是来挑问题的!(2 / 2)
当天赵老师关心了下工作就离开了。张硕则是留了下来,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引力装置以及氢弹电池的技术协调性问题。
技术协调性,包括电力、端口对接等多方面问题,最主要还是研究引力场是否会对氢弹电池的运转造成影响。
飞行器的设计上,很难把引力场和氢弹电池分开,氢弹电池也肯定会受到引力场覆盖,才能不受地球引力影响。
但是,引力场是否会影响到氢弹电池的运转
这是个不确定的问题。
引力场必然会影响到氢弹电池内部离子物质的运转,尤其是开启的一瞬间,骤然改变的力场,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内部粒子物质是一方面,氢弹电池的其他部分也可能受到影响。
张硕就是过来解决技术协调性问题,以保证飞行器的运转更加稳定。
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张硕也挂着个‘技术总顾问’的头衔,也成为了飞行器研发团队名义上的二号人物。
一号人物是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孟志林,他全权负责飞行器研发方方面面的工作。
三天后,又是新一次会议,主体内容依旧是氢弹电池输出的电力控制。
在两个技术组长发言后,孟志林根据研究和测试内容交代起工作,“我们可以适当的降低功率,来保证……”
“等一下。”
张硕忽然开口打断了孟志林的话,随后道,“孟工,我觉得这一部分设计还是可以修改完善,不用刻意去降低功率来实现……”
所有人都看过来。
张硕站起来走向投屏上的图像,拿起指挥棒指着一个位置,讲解道,“这一部分,能用截住电流的方式来解决。”
“这里,可以特别甩出一条导电,来保证安全性。”
“这个位置,增加导线环绕的圈数以降低电压……”
“在输出端部分,安装一个小型的稳压器……”
其他人听着不由得眼前一亮。
张硕所说的方法,确实可以解决刚才的问题,但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比如说,其他部分也需要修改设计。
孟志林决定降低功率是整体上的考虑,一下子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
张硕针对一个问题拿出了解决方案,但也会引发连锁反应,其他的设计都需要修改。
设计研究,好像变得更复杂了
张硕也清楚这个问题,他说完了解决方案以后,继续开口道,“我人每一个部分都要重新审视,并针对去修改。”
“电力设计上,最好是能拿出最佳方案,才能让引力以及其他设备,能够以最稳定的状态运转。”
孟志林听着凝住眉头。
各个部分的设计都重新审视,好多订好的方案就都需要修改,他们之前所做的工作,大部分不就失去了意义
“这个……”
孟志林有些犹豫,甚至有些不满。
他思考了好半天,正准备说什么的时候,就听到其他人的讨论声,“有些地方确实要改。”
“我之前就感觉设计的不太好,有些地方为了稳定降低了功率,功率降低不就代表性能降低吗”
“明明能装更好的设备,只能为此降低要求……”
“也没办法啊,现在是为了保证第一台飞行器稳定起飞,而不是要设计出什么高端的飞行器,有什么需求后续可以再研究。”
“重新来一遍,一个月白干了……”
“张硕教授都在,还担心什么”
有些话说进了孟志林的心里。
现在的工作是为了保证第一台引力飞行器稳定起飞,最好是能稳定飞行,而不是要设计什么超高技术的飞行器。
上级部门这么关注,催的这么急,最好是能快速完成设计,制造出能稳定升空的飞行器。
至于一些技术缺陷……
根本不重要!
如果要制造性能优越的飞行器,可以后续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研究。
飞机,不都是一代代更新的么!
孟志林心里也很不爽。
引力飞行器的工作是他来负责的,张硕才来就提出‘各部分重新审视工作’的建议,还有一大堆支持的声音。
这感觉就像是被夺权了一样,后续工作到底是听他的,还是听张硕的
总要有拍板决策的人!
在听着大家的讨论之后,孟志林还是决定采纳张硕的意见,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同意的。
“既然张硕教授有建议,就先听他的……”
他真想着。
等会议结束以后,孟志林和张硕一起来到了氢弹电池实验间,查看各部分的工作。
张硕仔细看了一下以后,就让工作人员围绕氢弹电池建好的电力设备都拆开,边查看内部构造的同时,也说出了一大堆问题。
有一些问题是材料上的,有一些问题是设计上的。
这些都是确定的设计方案,才会制造安装上去。
当被指出一系列问题后,就肯定要重新制造、修正、组装,也让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我们要对电力系统整体进行重新的设计。”
“整个设计要完善,各部分都要更加精细,最后在整体上进行安装测试……”
“这样才不会有问题。”
“否则,内部一个小问题可能引来调试上的大问题,后续再想调整就太难了。”
张硕对孟志林解释道。
孟志林心里是非常不满的,因为他是研究的总负责人,已有的设计都是他敲定下来的。
现在全部都要重新设计修改,等于全程否定了他的工作。
即便只是一个电力控制系统,也同样让他感觉很不舒服,他没忍住当场说道,“张院士,有一些设计已经敲定了,如果再返回重新设计制造,还需要工厂来配合,要耽搁很长时间。”
“你也知道,上面催的紧……”
“孟工。”
张硕严肃认真的说道,“我不是过来挑问题,而是希望能把设计做好。”
“只是一台飞行器,最重要的是稳定升空,但内部设计上能做好,为什么不做好呢”
“而且,这并不耽搁时间,每个部分的设计重新审视修改,后续检测调试就不会有大问题。”
“否则,测试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孟志林反问道,“现在都重新弄一下,就没有问题了如果测试还是那样呢”
他并不是特意反驳,心里是真这么觉得。
氢弹电池高功率输出,稳定电力体系是很复杂的。
就像是制造一台精密的设备,因为设备构造非常复杂,知道出来以后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很长时间调试解决。
调试所需的时间,往往比设计制造过程还要长。
面对孟志林的质疑,张硕认真道,“我不能保证电力系统百分百没问题,但重新设计后,必定会大大压缩调试时间。”
他说的非常肯定。
孟志林和张硕对视了好半天,最终也只能点头接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