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兵临河东(中)(1 / 2)
董卓闻言,冷哼一声,满脸不悦地回道:“哼!老夫向来对那皇甫嵩毕恭毕敬,在关中之时更是百般巴结于他。即便他从未给过老夫好脸色,老夫却仍是厚着脸皮去亲近讨好。谁曾想,他竟会在背后如此算计老夫,暗中向朝廷参奏老夫一本!实在是可恶至极!”
说罢,他狠狠地挥了一下马鞭。
此时的董卓心中暗自思忖着,这河东之地即将沦为凶险之所。
众所周知,那李贼拥兵十几万,正虎视眈眈地准备进攻河东。
而如今,朝廷只派给自已区区五千兵马前来支援,这点兵力在李贼庞大的军队面前简直如同螳臂当车。
那李贼之勇猛善战,早已名震天下,仅凭自已手中这五千人马,又怎能抵挡住其凌厉攻势呢?
想到此处,董卓不禁长叹一口气,忧心忡忡起来。
“岳父大人,眼下局势已然如此艰难,此事恐难成功,还望您能及早做出应对之策啊!”
李儒神色凝重地凑近董卓,压低声音急切地说道。
董卓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李儒所言,目光投向远处的风陵渡,心中暗自思忖着:那里便是自已最后的退路。
一旦形势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便只能迅速撤离,溜之大吉。
董卓率领的这五千兵马,宛如一颗石子投入一面广阔无垠的大湖中,虽然激起了一圈圈涟漪,但很快又恢复平静,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即便是河东太守,心里也跟明镜儿似的——董卓带来的这区区五千人马,名义上说是前来支援,实际上不过是朝廷摆出来的一种姿态而已。
无论是谁,都未曾将董卓的这支军队真正放在心上。
个中缘由倒也不难理解。
在河东郡这片土地上,各个家族势力雄厚,他们早已洞察到危机将至,于是纷纷采取坚壁清野的策略,紧闭城门,藏匿粮草物资,并召集自家的兵马汇聚于一座城池之中。
其中,以治所安邑城为首,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此外,各大家族还派遣麾下的庄客和部曲分别集结在杨县、汾阴、解县、蒲坂、闻喜等地。
这六个县城皆规模宏大,城墙高耸坚固,城内设施完备,足以容纳两万兵马驻扎防守。
面对来势汹汹的李贼兵马,众人思前想后,觉得与其分散兵力四处应对,倒不如集中所有力量,全力防守那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城。
毕竟这些大城有着天然的险峻地势,可以作为坚实的屏障,有效地拖住李贼的兵马。
而且,他们还得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李贼之所以选择在春耕刚刚结束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集结兵马,大举进攻河东地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军队粮草严重不足。
而攻占河东这块肥沃之地,不仅可以解决粮草短缺的燃眉之急,还能获得大量的土地资源以扩充实力。
所以说,只要能够成功拖住李贼大军达半年之久,无需主动出击,他们自然会因缺粮少食而不攻自破。
也正因如此,河东的各大豪族才能够摒弃往日的嫌隙,齐心协力共同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