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唐天将军 > 第374章 斩太子亲信,与叛军首战

第374章 斩太子亲信,与叛军首战(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闻殿下被逆贼挟持北上,特来救驾!现天水王已迎接圣人还都,请殿下随末将一起回长安。”

阿史那扶汶看到禁军士卒放弃抵抗后,来到李亨面前向他一拜。

此时的李亨脸都被气绿了,他害怕刀剑无眼,投降是迫不得已。

实际上内心充满忿怒和憋屈。

本以为抛弃爱姬和儿女们能够到达灵武,不曾想还是被堵在平凉山丘。

他先后抛弃过太子妃韦氏、杜良娣,再加上如今的张良娣,一定会被世人诟病。

“你……你身为丰安军使,得到朝廷的荣耀,食朝廷的俸禄,萌荫子孙,为什么不听朝廷的命令,反而听反贼的指示”

气急败坏的李亨向阿史那扶汶质问道。

没有动刀兵,不用担心性命。

如果李瑄想要除掉他,不必大费周折。

现在阿史那扶汶“贼喊捉贼”,让李亨不吐不快。

“殿下言重!我得到是天水王的命令,而天水王是肱骨大臣。如果是安禄山一样的反贼,会直接称帝,杀害殿下。”

阿史那扶汶面不改色地回道。

“你口口声声说有逆贼劫持我,看看这漫山遍野,谁是逆贼,不都是忠臣义士吗”

李亨指着跟随他而来的宦官、文武大臣,用激烈的语气说道。

眼看江山要被李瑄窃取,他豁出去了。

曾经李适之毫无疑问是尊奉太子的,他一度以为李瑄和王忠嗣一样,是他将来可以信赖的心腹。

但李瑄刚名震天下不久,就在宴会上对他做出失礼的举动。

而一向对他恭敬有加的李适之,也与他划分界限。

当时他还不明白,现在李亨知道,这一切都是李瑄的主意。

李瑄能揣摩圣心,为了取得李隆基的信任,故意他交恶,换得出将入相的高位。

在李亨话落以后,身边的大臣和宦官泪流满面。

他们眼睁睁看着李亨被挟持,无力回天。

太子和圣人都落在李瑄手中,天下该怎么办啊

这是忠臣义士的耻辱!

“宦官李静忠、程元振蛊惑太子殿下,阴谋把控社稷,用心险恶。来人,将李静忠和程元振抓起来。”

阿史那扶汶大喝一声,他是认真的。

因为李瑄在书信上告诉他,将李亨的心腹宦官李静忠和程元振全部处死。

现正好接住李亨的话,下达军令。

他不知道李静忠和程元振有何过人之处,能让李帅亲笔写在书信上,说明很重要,他坚决完成李帅的交代。

“遵命!”

“谁是李静忠谁是程元振站出来!”

阿史那扶汶的亲卫领命后,对着宦官大臣的队伍大喝道。

李亨懵了。

当事人李静忠和程元振彻底慌神。

他们确实是太子的心腹,并出谋划策,但这是他们的责任吗

他们一直以为自己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怎么能让阿史那扶汶一个丰安军使报出姓名

“殿下救我!”

一名奇丑无比的宦官和一名面白无须的宦官迅速跑出来,跪在地上抱住李亨的大腿。

他们不知道是李瑄要杀死他们,认为只要李亨强硬一点,他们就能得救。

阿史那扶汶的亲卫看到两人现身后,当着李亨的面,将二人拽起来,拖到一旁。

“他们只是侍奉我的宦官,为什么要抓他们”

最信赖的宦官被抓走,使李亨目眦欲裂。

特别是李静忠,是他的心腹,一直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解决诸多事情。

他不能没有李静忠。

他想寻找渺茫的机会,就必须有李静忠辅助。

在北上灵武的路上,他准备让李静忠更名为“李辅国”,以表达对他的器重。

“他们是逆贼,蛊惑殿下。奉天水王之命,将他们处死!”

“立刻斩首!”

阿史那扶汶在李亨还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向亲卫下达命令。

“殿下……”

“殿下救我们……”

在李静忠和程元振大喊大叫中,被亲卫按在地上,他们吓得尿湿裤子,脸色煞白。

但他们的挣扎,怎么能比得过亲卫的力量

“噗嗤!”

“噗嗤!”

亲卫提着横刀,手起刀落,血液喷洒,两颗斗大的脑袋滚落,双目难闭。

“啊……”

周围的大臣、宦官大声惊叫。

阿史那扶汶杀人杀得果断,吓到他们。

他们以为李瑄要大开杀戒,不知道李瑄杀李静忠、程元振是为了提前剪除李亨身边的心腹,杀鸡儆猴。

这样血淋淋的场景,震动人心。

李亨身体向后仰,险些栽倒在地。

刚才硬气的话,他再也说不出口,只是目瞪口呆,头晕目眩。

李瑄不给他活路啊!

年轻的李俶,本心比天高,立志有朝一日能中兴大唐。

这一刻,他看到权力更迭的残酷。

一言不合起杀戮。

他与李瑄几无接触,只是在宴会上看到谈笑风生的李瑄,曾经中秋节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上元夜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多么的美好。

现在他已经忘了李瑄原来的模样。

凭借李瑄的心思缜密,回长安后,他们一家很难有机会。

绝望的李俶握紧拳头,却也将头低下,他目光如炬,心中挣扎!

“殿下,该上路了。”

阿史那扶汶提醒愣住的李亨。

魂不守舍的李亨被丰安军士卒扶上马,沿着山路向外走,他才猛然醒悟过来。

他身后的谷底中,李静忠和程元振横尸于野,无人收敛。

“哇哇……”

一群乌鸦在天空中盘旋,尖锐地啼叫。

北风微寒,马匹嘶鸣。

李亨回头一望,心中无尽的悲凉。

……

长安,渭南。

一支上万人的骑兵杀气腾腾地在关中大地上奔驰。

他们有铁骑,有轻骑,服饰各异。

大唐承平一百多年,马蹄声和金戈,打破长安的宁静。

这是安守忠率领入长安的燕云铁骑和诸胡骑兵。

他们从潼关出,一路经过华阴、郑县,到达渭南。

所过乡里,多被这些没有军纪的骑兵残戮。

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这造就这支骑兵凶猛的战力。

“启禀将军,经属下探查,长安城外,有不少人奔逃,甚至还有宫女、宦官的踪迹。京兆尹崔光远随时打开长安城,迎接将军入长安。诸宫殿钥匙,也已经准备奉上。”

一队探马归来后,向安守忠禀告道。

为保险起见,安守忠提前派遣骑兵到长安探查消息,并见到崔光远。

在崔光远提前布置下,他们被假象所蒙蔽,还以为长安是一块任人宰割的肥肉。

“大军急速前行,明天下午之前,到达长安城。”

“进入长安城后,听从我的命令。所得到的战利品,全部上缴,然后平均分配。胆敢私藏者,定斩不饶。”

安守忠对麾下众将下达军令。

他和孙孝哲不同,乱哄哄地去抢夺,会出现诸多事故,还会发生自相残杀的事情。

诸胡联军之间也有矛盾,是安禄山的威望将他们组织在一起。

“遵命!”

众将领命道。

安守忠是安禄山最器重的义子,在范阳军中屡立军功,和李归仁齐名,为天下骁将。

麾下都非常惧怕安守忠。

“启禀将军,末将建议入长安后,各部分开在长安诸区域。比如让靺鞨骑兵进入东市,同罗骑兵进入西市,契丹到最富庶的兴宁坊、奚到平康坊。我等范阳、平卢精骑,主要进入诸仓库和三大内。这样能最快速度完成缴获。然后我们放火烧长安,等李瑄到来后,将是一座付之一炬的空城,他会因此逐渐丧失底蕴。”

曹将军向安守忠建议道。

他原本是粟特商人,有一定的商人头脑。

将军,是他更改的汉名,见识到汉人王朝的繁似锦,发誓要成为中原的将军,现在他做到了。

他眼中满是功成名就,芸芸众生,恶劣影响,他全然不顾。

“陛下只让洗劫仓库,并没让烧毁长安。”

安守忠眉头一皱。

他清楚安禄山喜爱兴庆宫、大明宫、太极宫。

他还想有朝一日,安禄山能带着他们到长安,为他们封侯拜相。

长安是闻名罗马、大食、波斯的巨城,烧毁岂不可惜

“陛下有洛阳可以暂居,只要打败李瑄,就能建筑新的长安。这是削弱李瑄能动用的人力物力,让陛下早日统一天下。”

曹将军不以为然地道。

“李瑄兵锋将近,陛下不让我们与李瑄决战。末将也认为烧毁长安是好选择。”

李日越见安守忠犹豫,唯恐天下不乱地支持曹将军。

他本是奚王,现在带着族人投靠安禄山,想在新的大燕王朝中,力争上流。

大燕是胡人建立的王朝,安禄山是杂胡,没有根基,会让胡人身居高位。

“好,就这么做吧!”

安守忠深思熟虑后,最终同意。

能帮助义父一统天下,自然要背负一些恶名。

和大燕的某些文武不同,安守忠从未轻视过有“天将军”之称,威名赫赫的李瑄。

有规划以后,安守忠带着麾下在黄昏之前,到达长安以西的新丰。

此距离长安只有数十里,是长安城东面最近的县城。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叛乱爆发,以美酒闻名的新丰,依旧飘荡着浓浓的酒香,令人陶醉。

新丰城,是叛军的必经之路。

叛军士卒,眼露淫光,准备在城中奸淫掳掠,满足他们的欲望。

在他们看来,一座京畿小城,面对强大的燕军,应该开城门迎接。

但此时新丰城四门紧闭,城墙上站着上百名县兵,以及上千名没有穿盔甲的“百姓”,他们只拿着长矛,严阵以待。

乍一看,以为这些只是临时招募的乡勇,为抵抗叛军到来。

“城上唐吏,看到我大燕的军队到来,为何不开城门”

安守忠在亲卫都护卫下,来到新丰东城墙下,向城池上的人喊一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