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角力,吐蕃麦庄(1 / 2)
第105章角力,吐蕃麦庄
陇右节度使府衙。
“七郎能来我陇右军,当如虎添翼。”
皇甫惟明亲自在门口迎接李瑄,一见李瑄就开口说道。
今年五十多岁的皇甫惟明,身材适中,头发黑白参半,精神矍铄。
他出自著名的安定皇甫氏,和许多汉将一样,皇甫惟明虽年轻时从过军,但是以门荫入仕,当个禁军郎将。十几年的文官生涯后,皇甫惟明才转为武将。
如果没有不久前的石堡城大败,皇甫惟明绝对能威震河陇。
那一场急功近利的败绩,让皇甫惟明不论在陇右十二郡,还是在军中,威望都有所减弱。
“拜见皇甫帅!”
李瑄向皇甫惟明微微一拜。
“你我之间,何必用这种礼节。”
皇甫惟明将李瑄扶正,道:“快随我入府衙。”
看起来对李瑄很亲密的样子。
之前面对陇右群牧使,都是平等相交。皇甫惟明也明白这个职位的用意。
李瑄的亲卫被带到另一处就食、歇息。
府衙的侧厅,皇甫惟明单独宴李瑄,为李瑄接风洗尘。
很简单的两张矮桌对摆,上面放着酒壶、蔬菜、烤肉。
皇甫惟明屏退左右,不需要侍奉,想与李瑄尽欢宴。也是为了谈论一些私密的话。
“右相弄权,朝野皆不服从。幸得左相力挽狂澜,压制住右相的嚣张气焰,吏治为之一清。我对左相如高山仰止,钦佩之至。”
皇甫惟明一上来就表达对李适之的景仰之情。
在儿子面前夸赞其父亲,意味深长。
“皇甫帅镇守陇右三年,多次击败吐蕃的来袭,劳苦功高,我也一直敬佩皇甫帅。”
李瑄也反过来赞叹一句。
他知道皇甫惟明是真敢硬刚李林甫。
历史上皇甫惟明直接状告李林甫专权,劝说李隆基罢相李林甫的宰相职位。
但李林甫专权是李隆基赋予的,怎么可能被罢免
李瑄与皇甫惟明接着聊一些浅显话题,更多的是套套近乎,讲述平常。
两人都避开不提王忠嗣的事情。
当初皇甫惟明的义弟王昱与王忠嗣起冲突,然后皇甫惟明诬告王忠嗣,使其被贬。
现王忠嗣威震天下,每每想到这件事,皇甫惟明都悔不当初。
“七郎,这酒如何啊!”
皇甫惟明与李瑄连饮好几杯后,向李瑄问道。
“好酒,堪比皇宫宴会上的美酒。”
这句话非李瑄的客套,皇甫惟明为他准备的酒确实很美好。
“那是!此是太子令人送我的美酒,平日里我不舍都得喝。今日七郎来,我可没吝啬。”
皇甫惟明举着酒杯一口饮尽。
他的一句话,险些让李瑄一口喷出来。
好歹也是手握重兵的边帅,竟然接受太子的酒,还给我喝,这是什么意思
李瑄知道皇甫惟明很早之前就是李亨的好友。
而且又与韦坚相善。
这是把他们当成一个党派,将来李隆基驾崩后,共同辅佐李亨。
在李瑄看来,这操之过急了。
他们难道觉得甲之年的李隆基活不了几年了吗
历史上,若非李隆基接连受到打击,他和李亨指不定谁比谁命更长。
“好酒!能饮此酒是我的福气……”
李瑄面色不变地说出这句话。
皇甫惟明也有出将入相之心,更何况他本就是文官出身,曾位列九卿。
所以他才会亲近太子李亨。
论关系,其实王忠嗣和太子更亲密,私下兄长相称。
但王忠嗣忠于社稷和李隆基。
如果李隆基还在,王忠嗣断不可能为李亨干任何事情。这也是李隆基放心让王忠嗣掌握重兵的原因。
当然了,皇甫惟明也不可能帮太子政变。但他会帮助李亨对付死敌李林甫。
这样,等李亨上位后,皇甫惟明拜相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知道皇甫惟明有意还是无意,就提一句太子后,便不再提及。
李瑄曾以为不好处理与皇甫惟明的关系。
现在看来,皇甫惟明想要帮太子拉拢他,亦或者他背后的李适之。
皇甫惟明韦坚、太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也会直接牵连到李适之。
李瑄还不能轻举妄动,只能装傻充愣。
他需要想一个万全之策才行。
“七郎兼任陇右群牧使,天下的官马,都在七郎的麾下。我陇右军战马不多,你可是陇右军副大使,要多多照顾陇右军啊!”
皇甫惟明又以马匹之事,与李瑄聊起来。
李隆基让李瑄兼任陇右群牧使的用意谁都能看出,这是默许李瑄组建更多骑兵。
“我还未到群牧使任上,待我进一步了解牧监后,我陇右郡的骑兵不会少。”
这一点李瑄可以担保。
出击九曲、青海,骑兵规模越多越好。千里之间,没有大量骑兵机动,很难。
“那就好!我麾下判官田云平常年居于陇右,对陇右风俗人情,山川地貌,以及吐蕃事务,了如指掌。七郎有需要了解的,尽可以去询问。”
皇甫惟明向李瑄提醒道。
田云平是他一手提拔的亲信,他对其非常信任。
“好!”
李瑄需要更确切地去了解陇右。
与皇甫惟明谈论两个时辰,直至天黑。
判官在靠近府衙的地方,为李瑄安排一座府邸,作为居住之地。
府中有二十名奴婢、杂役,照顾李瑄的起居。
张兴、南霁云和亲卫一起,居住在府邸中。
翌日,皇甫惟明再次邀请李瑄宴会,这次是要与节度使幕府的官吏、西平郡的官吏相互熟识。
包括行军司马、都虞候、推官、巡官等等。
李瑄逐一与他们攀谈。
等他成为上将,想要处理陇右节度事务,离不开这些佐吏。
“启禀皇甫帅,高将军来了。”
就在李瑄与皇甫惟明攀谈的时候,有小吏向皇甫惟明禀告。
“让他进来吧!”
皇甫惟明看了李瑄一眼,然后缓缓说道。
从他的表情中能看出他并没有邀请高将军。
不一会,一名壮汉进入前厅,并向皇甫惟明拱手:“拜见皇甫帅!”
“今日欢宴李将军,不必多礼。”
皇甫惟明一抬手。
“这是前任临洮军大使高秀岩,现任安乡郡太守。”
皇甫惟明又向李瑄介绍道。
本是掌握一万五千人马的直属锐军大使,被派遣到安乡当太守,心里肯定不舒服。
高秀岩是猛将出身,他战斗的时候,跃马提枪,去胄猛冲,往往能斩将搴旗。
凭借勇猛,履立战功,才获得高位。
“久仰高太守大名!”
李瑄知道高秀岩是个猛将,如果按照历史走向,他会跟随哥舒翰一共进攻石堡城,然后进入九曲之地再建功。
可惜后面不知什么原因投降于安禄山,成为叛将。
“闻李将军威震草原,斩将拔旗的名声。但我未犯错误,临洮军却被李将军掌握,我心中不服,今日来我,向与李将军比试勇力,可敢接受”
高秀岩一点不啰嗦,开门见山,向李瑄挑衅道。
三个月前的石堡城之战,过不在他。无缘无故被调任,让二十年来身经百战的高秀岩非常生气。
临洮军大使和其他军使不同,再进一步成为节度副使的机会更大。
他不明白,李瑄明明已是节度副大使,为何还要抢他的位置
高秀岩前两天才收到这消息,还在气头上。
得知李瑄到来后,他越想越气。
他坚信自己的武力和勇气,要强于李瑄。
想在离开湟水城的时候,让李瑄出丑。
“高太守,李将军是节度副使,陇右群牧使,怎么能和你一起比斗”
皇甫惟明站出来说话。
高秀岩曾经是他的部下,他也很同情高秀岩。
但类似的事情太多了。
再说安乡太守也不错,并不算被贬。但武将当政,想要升迁入朝廷,非常困难。
不过高秀岩还有机会再入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