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荒唐之事(1 / 2)
皇帝都这么说了,还能如何
杜袭、杨阜二人自然领命,曹真也略带歉意的朝着皇帝拱手致意。
“此事是臣考虑不周了,劳烦陛下费神、是臣之过。”
曹睿丝毫不在意:“无妨,既是正经的国事,朕从不忌讳讨论的。事越理越清,理清了才能做好国事。”
“诸卿都先回去吧,司空、辛侍中和杨刺史留在此处,陪朕出去走走。”
众人缓缓告退,只留下了司马懿、辛毗、杨阜三人。
曹睿起身活动了一下臂膀,笑着说道:“朕果然没猜错,你们三人的意见一致,他们三人也想到一起去了。”
“此前有过军中与州里相争的事情吗”
司马懿没有说话。
辛毗淡定说道:“在打这场仗之前,都未出现过这般大的争议。”
“前任雍州刺史是郭淮、是张郃的旧部,两人号称是通家之好。凡是张郃所请,郭淮从不拒绝。”
“怎么通家之好了”曹睿问道。
辛毗掌管校事,这些事情他理应更清楚些。
辛毗语气平静的说道:“郭伯济将张郃诸子称为子侄,屡次遣人从太原族中、向邺城张郃家中送财物。”
“张郃附庸风雅,郭淮就投其所好,私下二人交谈之时,言必称‘张公’,在长安之时,郭淮还屡次遣人为张郃写文赞颂。”
司马懿面上平静的听着,不发一言。这些事情他也不知道。
曹睿神情不变,继续问道:“张郃贪财吗”
辛毗答道:“食邑和封赏也是够的。并未发现张郃自己贪渎之事,但张郃的儿子在邺城却收了郭淮不少财物。”
“别人的有吗”
辛毗继续答道:“旧时中军家小都住在邺城,黄初初年从邺城迁了五万到洛阳,在邺城还余十几万。”
“张郃旧部的军官,年节也会给张郃家中送礼。不过都是正常范围之内的,与寻常各将都差不多。”
曹睿笑了一声:“张郃就在雍凉,管不到家里啊!六十多岁了,给家中攒些资财就攒吧。”
“辛卿,中军、外军各封号将军,若是也有这般事情,都留在卿处存档、不用事事报给朕。”
“武将不好财,还能好些什么”
辛毗点头,继续说道:“荆州刺史是裴潜,此人在昔日武帝的霸府之中、乃是陈群的旧属。”
“两人之间也是从无龃龉。”
曹睿淡淡说道:“朕的臣子们还真是一团和气啊!”
“扬州呢”
辛毗道:“此前大司马身兼扬州牧,扬州之事皆是大司马一人为之。”
“蒋济蒋子通做了扬州刺史后,与大司马相交甚畅,州中与军中配合有度、堪称模范。”
曹睿点头:“淮南之事做的确实不错。蒋济是何时去扬州的”
辛毗提醒道:“去年三月。”
曹睿沉默了几瞬。
去年三月蒋济去了扬州之后,原大司马长史冯平就来到洛阳任河南尹了。
蒋济与司马懿交好,这个曹睿本就知道。
一人离京、一人来京,蒋济还与曹休这般配合顺畅……
曹睿忍住没看司马懿,而是直接回应道:“扬州确是模范。”
“杨卿,”曹睿瞥了眼杨阜:“在朕身边刚直些无妨,朕涵养好。到雍州为任了,还是要和蒋济学着些。”
杨阜拱了拱手:“若那般灵活变通,那臣就不是杨义山了。”
曹睿轻笑一声,并未接话:“走吧,朕来陈仓已经两日,该去周围转一转了。”
“朕记得陈仓与郿县之间、安置了一万多归化羌人屯田吧有没有哪处能让朕看看的”
杨阜想了想说道:“陈仓城东十五里的汧乡可以一观。臣要不要先遣人准备一下”
“准备什么”曹睿笑道:“若是准备了,朕就不想看了。现在就走!”
司马懿在一旁提醒道:“彼处羌人甚多,不如调三千虎骑随行驾前。”
曹睿摇了摇头:“这是陈仓、又不是敌境,用不着三千骑,一千骑就已经足够了。”
司马懿点头:“那臣去唤姜维来。”
“可以。”曹睿道。
午后时分,皇帝身着便装、率一千虎骑向陈仓城东的汧乡驰去。
司马懿、辛毗、杨阜、朱盖一并随行。
朱盖在陈仓蹲了半年多,对陈仓周边更为熟悉些,方便照应。
从陈仓沿着渭水一路向东,关中的六月景致颇为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