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三见诸葛(1 / 2)
司马懿转头看向皇帝:“陛下,诸葛亮这是在将计就计。”
“假意要与大魏讲和、共谋荆州,实际上包藏祸心!”
曹睿嗤笑一声:“朕当然知道。他只提了一句荆州,却没有论攻吴之事、句句都在说武都。”
“若是能与诸葛亮各自撤军,他回他的汉中、朕回朕的洛阳。若放在两个月前,朕说不得也能答应他了。”
曹睿从桌案后站起身来,摩挲着右手边的剑鞘,叹道:“可惜朕已经到武都了。”
“司空!昔日征张鲁时,武帝是如何说得”
司马懿当然知晓,却不知说出此话是否妥当。但在曹睿盯着他看了几瞬之后,拱了拱手:“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这就是了。”曹睿点头道:“昔日武帝取汉中而不取益州,数年后汉中丧于敌手。当下朕若不取汉中,恐怕两年、三年之内,朕还是要被迫再来一趟武都的。”
曹睿招了招手:“伯约且来,为朕再给诸葛亮送一次信。”
“三度出使敌营,丝毫不堕大魏之威。将来史书中、想必伯约也能留有姓名了。”
姜维轻车熟路的拿其毛笔:“遵旨,要臣写些什么”
曹睿沉声道:“告诉诸葛亮!天下困苦征伐不休,就是他们这些违背天意、妄图割据的野心之辈导致的!”
“昔日汉朝不是不把羌人当人吗朕将百万羌人与汉人等同而视,今年间就要规划三十万羌人屯田。陇右与关中,他就不要惦记了。”
“在淮南,朕胜了孙权、俘虏五万吴军,又置潜口、合肥以守江防。”
“在豫州、兖州、青州,朕已经开始给屯田百姓减租,恢复民力推行教化。”
“在洛阳,朕置太学、收各州士族寒门子弟而育之,以为大魏明日股肱。”
“在并州,朕平定了鲜卑叛乱、使轲比能俯首请降。”
“天下安稳,万民思定。问诸葛亮,他以一州之力、如何敌得过朕的煌煌大势!”
司马懿知道皇帝这是在威逼诸葛亮,见其歇了几瞬,随即补充道:“陛下,或许可以将夏侯儒率军到来之事告知其人。”
“嗯。”曹睿点头看向姜维:“再加一项,夏侯儒已经率一万五千劲卒抵达河池。”
“伯约面见诸葛亮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他在隆中对中所说的天下有变,已经不可能了!”
“且看他如何动作!”
……
姜维休憩了一夜,第二日一早又再度踏上了前往蜀军营寨的路上。
复一整日,抵达了诸葛亮的大营外时,却没在第一时间得到召见。
“丞相,魏贼两次三番遣人来此,莫非那曹睿傻到、以为丞相与大汉能被说动”费祎侍立于诸葛亮身前,疑惑说道。
“他在等,我也在等。”
诸葛亮似乎早就明白曹睿送信的根本含义:“曹睿在下辨给本相写信,无非是要拖延时间、将陇右和关中的军队调集至此罢了。”
“他有兵调,本相也有兵要调。”诸葛亮从容看向费祎:“文伟,拟一封书信给李正方,让他将江州本部之兵,与江阳涪陵二郡之兵集结北上。”
费祎抬眉问道:“让李严调兵他本就眼红丞相北伐、自请调任江州,他能愿意来吗”
诸葛亮沉默几瞬,随即说道:“本相算过,李严那边凑一凑、是大约能再挤出来一万兵的。”
“当下已是三月中旬,命他四月下旬必须赶到汉中!沿米仓道北上汉中、一千里的路程,给他一个月已经足够了。”
费祎想了几瞬,抬眼问道:“那给陛下的上表……”
“本相自己来写。”诸葛亮轻声道:“给陛下的上表,我何时让你们代笔过”
“属下知晓了。”费祎接着问道:“那帐外候着的魏国使者姜维,丞相要见吗”
诸葛亮点头:“无非就是再费些口舌罢了。让他进来吧,我倒要看看曹睿小儿还有什么要说。”
费祎拱手应下,随即补充道:“是否还要唤众人一并入内”
“算了,次次都是废话,无需将众人都唤过来了。你也不必在此,去办公事吧。本相自己见他就可以了。”
“遵令。”
费祎走出帐外,吩咐了门外的士卒几句,两名甲士就一左一右、随着姜维一并走了过来。
当然,诸葛亮的帐中并非只有他一人。
帐中负责整理军情机要的掾属、以及侧面护卫着的八名甲士,都在属于自己的岗位上。只不过他们与这场会见毫无干系罢了。
“见过诸葛丞相。”姜维拱手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