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帝国崛起:我为大明续命七百年! > 第941章 潇湘省的相聚!

第941章 潇湘省的相聚!(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1832年又是一个影响大明未来四年乃至八年的时间点,在这一年连任8年的文樵首相要换人了。

各派系都在为新一届首相大选使尽浑身解数拉选票,谁要是能入住了行政院,那么日后谁的利益就会得到保障。

1832年8月27日,大明江城。

热闹非凡的江城码头上到处都是装卸货物的工人们。

随着时代的发展,扬子江这条承接了大明东西两地航运任务的江河地位越发重要,可以说这是一条连接大明帝国南方各地区经济交流的纽带。

在江城大桥上,一列车队正在快速的向市政厅开去。

宋渔夫透过车玻璃向外看去,只见有数十艘江河海运船只正在通过他脚下的江城大桥。

江城这座充满生机的城市是宋渔夫的根据地,他此次来到江城也是为了拉拢选票。

虽然这根据地是他的铁杆票仓,但宋渔夫也没有粗心大意,对待每一个地方他都是平等的,不能说这里是他的铁杆票仓他就不来江城做巡回演讲。

“现在是9点,子卿咱们和张市长约了几点的见面会?”

宋渔夫将自己的视线从窗外江景转移到了前座杨子卿身上,这次他的竞选搭档是这位跟随了皇帝十几年的亲信近臣。

“渔夫兄,张市长在电话里说的是上午10点在市政厅的二楼见面,他说还有一个大型的演讲会在等待着咱们,让您准备一下接见我们的支持者!”

杨子卿从口袋里掏出来了他们今日的行程表,在核对过后告诉了宋渔夫。

“恩!该准备的咱们都准备了,还得要多久才到市政厅?”

“大概半个小时吧!今日是休息日,桥上和市区的汽车就是不少,前面的铁骑已经在帮忙开道了!”

“好,事件还够着呢!让各车也得注意点行人安全,在市区里行驶把速度放下来,安全驾驶不容忽视!”

宋渔夫叮嘱着杨子卿让他待会通过车载无线电向各个司机传达他的意思。

等到杨子卿拿着通话器开始呼叫车队后,宋渔夫的视线不断的扫视着杨子卿的背影,不出意外的话日后这位皇帝的亲信近臣将会代替他带领社团继续前进。

宋渔夫自己最多再当一任首相,让杨子卿成为他的竞选搭档也是为了日后前者的仕途铺路。

毕竟杨子卿是皇帝的亲信,宋渔夫本人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他和杨子卿的关系还不错,通过交流他知道杨子卿跟自己是一类人,思想都是偏保守的。

这也意味着日后即使他干满四年走人了,自己在任期内的种种方案也会得到继承,而不是被新的首相否认。

“渔夫兄,最近民意显示我们的支持率已经领先了民主联盟,文樵已经无法再连任,他的人格魅力也将无法给民主联盟带来多少选票。”

“今年民主联盟把廖白夷给推到了台前,你应该了解过你这个竞争对手吧?”

在做完通知的杨子卿拿出来一份情报递给了宋渔夫,这上面都是他们竞选团队收集到的情报。

“廖白夷?我当然知道他,我跟他也是老交情了,在1812年我都认识了他!”

“他这人还不错,个人道德和人品也挺高的,这廖白夷跟文樵的关系是密友吧?但是廖白夷的个人魅力不如文樵的好,文樵是真的下基层看望底层民生,慰问百姓们的生活疾苦,而廖白夷明显没怎么在基层待过!”

“你看看他发表的那些观点不怎么适用底层的民众,比较适合中上层的理念,他这是要走“高端”路线啊!咱们是走底层路线。”

“我并不看好这个人会对我们产生威胁,如果民主联盟里面再出来个文樵跟我做对手还差不多。”

翻开着廖白夷个人资料的宋渔夫畅谈着他对此人的看法。

“你说的不错,文樵是在咱们大明本土出生的人,他的观念也是底层路线,早年杨皙子首相在任的时候让文樵跑到铁路部修了8年的铁路。”

“修铁路的时候文樵也是下了基层,相当于在基层待了8年,所以说他很懂得要怎么竞选。”

“廖白夷他的爹妈之前在南洋经商,后来又跑到了旧金山生下了他,直到后来才回了国。”

“如果论能力廖白夷恐怕只能当一个交通部长,首相这个大任只能你来肩负!”

杨子卿赞同宋渔夫的看法,在经济萧条下谁能赢得底层百姓的支持,谁就能够当选首相。

今年大选他们就是走的基层路线,对于首相之位是势在必得。

不知不觉中,宋渔夫的竞选车队已经开到了市政厅门口,早已经等候多时的张慎武立马迎了上去。

“宋先生欢迎您回到江城,您觉得江城的变化大吗?”

“江城的变化很大,这离不开张市长的贡献,我看这城区主干道比之前还要宽阔了不少,而且这高架桥也是建设成功了,缓解了城区的交通拥堵。”

“哈哈,您真是客气了,来来来大家都在等着您的到来呢!不少大学生正坐在大堂内等待着您给他们讲述人生哲理呢!”

“恩!请您带路吧!”

..........

1832年9月4日,潇湘省湘潭县。

从江城来到潇湘省做完大选宣传的宋渔夫路过了这个在大明境内并不起眼的小县城。

坐在汽车里整理演讲稿的宋渔夫被坐在副驾驶的杨子卿拍了一下。

“怎么了子卿?有什么事情要说吗?”

“渔夫,这湘潭县是杨皙子先生的家乡,他自前年告老还乡以后一直居住在他的乡间小屋里,我们路过湘潭还是去拜访一下这位老前辈吧!”

“你说的没错,前年他的老母亲去世后他就辞官回家里守丧了,到今年差不多也是第三年了,能让他老将出山也是对今年的大选有帮助!”

“我想的也是这样,顺便到他家里坐坐!”

放下演讲稿的宋渔夫嘱咐着司机往湘潭县的郊区开去。

在路上他们一行人也是买了点礼品给杨皙子送去,大明人的传统习俗,上门拜访友人多数是要带些礼品表示敬意,增加彼此之间的感情。

杨皙子告老还乡后一直居住在湘潭县石塘村内的一栋老房屋,这是他父亲留给他和他母亲的。

杨皙子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幼年时期他的父亲生病去世,他们杨家从前世代为农,在1755年的时候他的祖父杨礼堂想要打破家徒四壁的局面,不要命的参加了西北边军,跟沙俄的哥萨克骑兵战斗。

最终命好活了下来,还当上了一个六品的官职,杨礼堂回到家乡后就在石塘村修建了一处祠堂和宅院,一家子生活在这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