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古籍(2 / 2)
正是去盯着富通钱庄的人。
管家道:“家主,二郎,盯着富通钱庄的人回来报消息了。”
这管家是跟着崔仁师的。
现在崔仁师卧榻不起,崔邑坐上坐上家主之位,他可不敢太亲近。毕竟他们年纪相差不小,恐怕不久崔邑就要培养自己的管家了。
所以老管家一直称呼的是家主。
而崔敦礼不同。
他们是一同长大的,称呼也更加亲密一些,二郎也是从小喊到大的。
身后仆人一听,连忙上前拱手说了他看见的情况:“回禀家主,今日我去富通钱庄等了两个多时辰,便看见户部的人将封条撕掉,还在门口贴了张告示,意思是以后富通钱庄归属于户部所有,而且利钱等等……”
“而且我还听到了一些传闻,有人看见户部尚书戴胄和大唐钱庄的掌柜刘丰一起去了大唐钱庄,很多人猜测是户部找大唐钱庄借了银钱。”
汇报了快一刻钟,这才说完。
“什么?”崔邑愤怒的站起了身。
想过国库会拿钱。
想过陛下内帑会出钱。
更是想过富通钱庄会到处要债,本钱要回来都很不错了。
万万没想到的是……户部竟然找大唐钱庄借钱。
这直接打破了他原有的计划。
同时,五姓七望和府邸也是听闻了这个消息,同样震惊无比。
他们并不是不恨太子,而是藏得深,没有崔邑那样挂在嘴上。
原本还计划着给朝廷找些麻烦,毕竟这千万贯的窟窿,朝廷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最后找完麻烦全推到崔邑头上,让崔家去接受陛下的怒火。
可如今……大唐钱庄插手,他们纠结了。
对于他们而言,如今的大唐钱庄深不可测,上次挤兑的事情,大唐钱庄竟然还在,而富通钱庄却……
……
东宫。
送走了戴胄和刘丰、户部等官员后,李承乾原本犯困想打盹。
不料魏征和李靖却登门了。
无奈,李承乾只能强撑着起来接待二人,怎么说也是他的老师。
魏征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笑眯眯的,有种阴谋的味道。
“太子殿下,说说吧,你让老夫去林邑和岭南具体要做什么?”
都说老奸巨猾。
很明显魏征就是这样的人。
用最极端的方式证明了自己价值的人,可不是每个人都敢的。
李承乾讪讪一笑,推荐魏征肯定有私心的。
而且也不怕别人知道。
既然魏征主动问,他也就直话直说了:“老师,其实孤也没什么事,主要就是想让老师看着林邑粮食贸易这个市场,最起码五年内不能有动荡。然后就是岭南的开荒,收复撩人,训练海军去打败南诏六王。”
没错,南诏有六王。
其中只有蒙舍王对大唐还比较友好,其余几王总是在吐蕃和大唐之间来回横跳。
全是原始森林,又是割地称王,最主要分散,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大本营在哪里。
所以南诏情况很糟糕,岭南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被称为贫瘠之地。
大唐北边战事不断,根本没有多余的兵力来镇守岭南,何况皇帝对岭南这种穷乡僻壤不感兴趣。
粮食粮食没有,银钱银钱没有,全是大山。
所以岭南百姓一边遭受撩人的掠夺,一边受到了岭南世家的压迫。
魏征突然问道:“让老夫统领海军,是殿下提议的?”
说起这个,旁边的李靖便羡慕嫉妒恨。
岭南海军是他一手选拔出来的,而且出征过林邑,也算是上过战场的兵了。
如今要交给魏征,怎么看都心疼。
而且魏征会练兵吗?
这个疑惑,李靖不敢提,不然还以为他不愿意放权呢。
李承乾摇了摇头:“孤未跟父皇提过,或许是父皇猜到了孤的用意,又或者岭南海军的特殊性。”
“特殊性?”魏征懵了,什么特殊性?
怎么他不知道。
这个时候李靖开口解释了:“这件事是太子殿下当初为了开荒而做准备的。岭南海军的主要职责是打击海盗,建立大唐的海上贸易和粮食安全。第二便是忙时上战场,闲时下地干农活,主要就是自给自足,开荒的地五年内的粮食全归海军所有,不需要上交朝廷。”
“第三点便是维持海岸的治安,所有进入岭南的船只,全归海军管,海军有权扣留或搜捕任何一艘海船,哪怕不是大唐的船进入大唐一样可以。”
听完介绍,魏征愣住了。
之前都说他权力大,怎么听了海军的权力,更大呢?
自给自足?
船只扣押搜捕权力,而且还是所有船只。
“太子殿下这会不会……”
魏征没把话说完,可意思很明显了。而李承乾却摆了摆手道:“老师,一切孤心中有数。建立海事衙门是时间问题,等岭南平定以后,便会有新建的衙门分走权力,而且未来大唐的海军在海上比在陆地上的时间更多。”
“今日孤要说的是,除开荒以外,南诏才是重中之重。五年时间,老师训练海军的时候,要训练丛林作战。”
“丛林作战?”魏征和李靖都愣住了。
没听过这个词,可字面意思也很明白了。
恐怕这是太子殿下从那本古籍之中学来的新词吧?
没错,现在知内情的人,都知道李承乾看过一本神奇的古籍。
弄出来如此之多好东西,都是古迹之中得来。
只可惜书被烧了,只记在了李承乾的脑海之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