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海蓝特斯拉战略合作(1 / 2)
第400章海蓝-特斯拉战略合作
商业竞争里,分清楚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谁可以合作,谁要打压,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尤其是涉及到了跨国市场以及新旧产业竞争的时候更是如此。
如今摆在徐申学面前的是,海蓝汽车的最大敌人其实并不是特斯拉这种新兴的电动车厂商,也不是国内的那些新势力厂商,又或者是比亚迪等国内传统汽车厂商转型而来的电动车厂商……
或者用更极端一点的话来说就是,电动车同行并不是敌人……至少目前不是敌人。
目前的电动车行业依旧是属于蓝海产业,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并不是电动车同行,而是占据了几乎所有市场份额的传统燃油厂商……准确的说是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现代、大众、宝马、奔驰、标志等传统国际燃油车大厂。
这从当下的整体汽车市场就能够看的出来。
2016年的时候,纵然有着海蓝汽车这个巨头强行带动,但是全球范围内的新能源车辆的销量一共也就两百万辆出头,全球渗透率只有区区的百分之二点一左右。
哪怕是在国内这种新能源大力扶持,发展速度最快,而且还有着海蓝汽车这种巨头支撑的市场里,新能源车辆的渗透率也只有大概百分之七左右。
这距离市场饱和还远着呢。
如此情况下,海蓝汽车也好,特斯拉也好,又或者是大力转型电动车的比亚迪等汽车厂商也好,他们的最主要的任务并不是和电动车同行厮杀,而是想办法如何从原来的燃油车厂商里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当下的整个汽车市场,其实和早期的手机市场有一定的相似性。
当年的水果手机发布智能手机之前,各类功能手机霸占全球手机市场。
水果手机发布水果2g手机后,销量虽然达到了六百多万部,但是相对于十多亿的手机市场而言,这就是大一点的浪而已。
哪怕是等到两年后的09年,智云手机先后发布c1以及c2还有s9手机之后,再一次掀起了智能手机的浪潮,
然而当时的智云手机和水果手机两家看似手机卖的很疯狂,但是产销量相对于全球手机市场而言以及是个小头。
所以,当年智云集团和水果之间并不是相互竞争的敌人,相反……这两家在早期的几年里其实处于一种非常默契的合作关系。
两家在全球到处打各种默契战,甚至在部分供应链上还进行了合作,又积极的一起推进各种智能手机技术标准,移动互联网标准等等。
通过早年的默契战,智云集团和水果成功的瓜分了全球的高端手机市场,彻底把传统手机厂商给彻底干死了……昔日的手机巨无霸企业诺欧亚,在短短几年里就彻底崩溃。
昔日的市场老二摩托罗拉,奄奄一息,最后被联翔收购,后续依靠联翔所带来的华夏的智能手机供应链优势,这才勉强保持了摩托罗拉的这个美国手机品牌……不过实际上,如今在美销售的摩托罗拉手机,也只剩下个牌子还算是美国的了。
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华夏的,手机soc以及储存芯片等核心零配件清一色的智云集团旗下的产品,其他零配件也是国内的智能手机供应链的成熟货架产品。
最后的产品组装也是在华夏里所进行。
还有昔日的索尼爱立信,现在也基本完蛋了。
还有很多国内外的传统手机厂商,要么死,要么变成三四流,只有少数几家才活下来了。
其中转型最为成功的应当算是四星了,其次lg其实转型的也还算成功。
在智能手机冲击功能手机的浪潮里,智能手机厂商之间的合作其实挺多的。
当年诺欧亚,摩托罗拉等传统手机厂商,一度还控诉智云集团和水果搞垄断,不正当竞争呢。
而且还真是这样的,智云集团和水果当年之所以这么热衷进行轰轰烈烈的所谓正面竞争,大多时候其实不是为了彼此竞争,更多的还是为了清场,吞噬传统手机的中高端市场。
当年的增量市场时代里,智云也好,水果也好,其实都玩的很开心,彼此关系也不算太差……只是这段友好时间段非常短,前后也就只持续那么两年左右。
只是等诺欧亚等传统手机厂商被陆续干掉后,智能手机也在短短几年内迅速爆发出来了好几亿的产销量,渗透率迅速达到了好几十个百分点。
随后智云集团才和水果,四星等厂商进行正面竞争时代。
等到了智能手机产能突破十亿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对于高端手机市场而言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存量时代。
这个时候开始,智云和水果爆发激烈冲突,最后导致各玩各的……智云把水果赶出了华夏市场,水果也把智云赶出了美国市场!
双方是各占占据了本土市场,然后围绕着东盟,欧洲,日韩,墨、加、新等地第三方市场进行厮杀。
而现在的电动车市场里,其实也有这么个趋势。
海蓝汽车和特斯拉,看似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实际上也的确是。
但是他们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共同敌人:传统燃油厂商!
全球范围内,全年的乘用汽车销量可是有八千万左右,而新能源车不过才两百万辆而已,这意味着百分之九十八左右的乘用车,都是传统燃油车。
一边是两百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一边是八千万左右的全球乘用车销量……聪明人都能看到敌人在哪里。
这些情况徐申学能看到,马斯克同样也能够看到。
所以,马斯克对于徐申学的合作邀请还是非常动心的,要是能够加深和徐申学的合作,这就能够让特斯拉获得更加稳定的动力电池供应,而且还是优秀的半固体电池供应。
同时也能够保障机载算力芯片的供应……去年发布的px2芯片可是相当不错的,采用十四纳米工艺,更先进的构架设计,单芯片可以提供20s的算力呢。
这个算力虽然不如变态的eyq3芯片的80s那么夸张,但是也是属于一流水准了……至少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机载算力芯片里,px2芯片已经是属于最顶级的。
特斯拉现在采用的就是px2平台。
而且智云半导体那边,还在持续推动px算力平台的发展……px平台的客户可不仅仅是只有特斯拉一家,一大群有实力,有野心想要搞自己的辅助驾驶功能的传统车企或新势力厂商,都选择了px算力平台开发他们的辅助驾驶系统。
如果没实力开发,或者不愿意费巨资去研发自己的辅助驾驶系统……智云集团还可以给客户直接提供全套的技术解决方案:eyeq系列。
直接芯片、感应器、算法直接打包卖,客户拿回去稍微适配一二就行了,并且除了早期的纯视觉方案外,现在的升级版eyeq4系列,还提供激光雷达方案……顶配方案甚至都还能提供相当不错的辅助驾驶方案。
但是汽车厂商直接购买顶配的eyeq4解决方案,也挺贵的。
智云卖芯片的话,顶多卖你几千块,几万块……但是你找智云购买一整套的eyeq4解决方案。
芯片+激光雷达+摄像头+其他各种感应器,再加上一个算法,直接打包一套七八万卖给你……很黑的。
所以也很少车型会选用今年新推出的eyeq4系列顶配方案……大多都是弄个低配,让客户知道自己有个辅助驾驶就行了。
而特斯拉这种厂商,自然是选用px平台自己开发,同时还在自研算力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