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明神宗朱翊钧的政治手段(1 / 2)
好一个正气凛然,好一个漂漂亮亮!
诸天万界下,无数大明万历中兴之后的时代,在出现这样的一幕的天道内容时,无数百姓与民众,都为之愤怒不已。
因为他们的土地变少,就是被权贵,就是被地主豪强给兼并了。
不少人的祖上,在张居正所执掌的时代,他们家里是有田地的,然而此时的他们,只是成为了地主的佃户,长工或者是短工等等。
而比他们这些佃户,长工以及短工更惨的人,则是为了能有一口吃的,只能选择卖身为奴的人了。
然而这些情况,历朝历代都会,并且从不间断过。
但是在与张居正执掌的时代相比,虽也有,却是少了很多,更没有他们此时所处在的时代那么普遍与严重了...
这些虚伪龌龊的权贵小人,糊弄了他们的先祖,蛊惑煽动他们先祖去诋毁张居正,去败坏张居正的名声。
他们散布各种不实的言论,夸大改革中对部分百姓不利的方面,同时篡改改革给国家和百姓带来的长远好处,是明神宗朱翊均天子的中兴迹象不是张居正的功绩。
他们利用先祖们的短视、偏见以及对自身利益得失的担忧,挑动情绪,让不先祖在懵懵懂懂中也跟着去说张居正的坏话。
进而破坏改革的根基,以便他们维护自身旧有的,靠盘剥百姓等得来的利益。
越想越气,越气就越是愤怒...
尤其是一些处在崇祯年间各地起义不断,时局动荡不安时代的百姓们,也都纷纷怒吼起来:“走,我们也去参与八大王的义军,去反了这个已经腐烂不堪的大明王朝。”
“对,我们也去加入八大王张献忠的大顺义军,把那些鱼肉百姓,吃人不吐骨头的地主乡绅们,杀个干净。”
......
大明思宗(1629)。
大名(河北邯郸)
大名知府兼右参政副使卢象升:“这大明的天下,终究是要提前混乱了吗?”
宁远(辽宁兴城):
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袁崇焕叹道:“外有清人的多尔衮虎视眈眈,而有朝廷的混乱腐败,大明百姓的流离失所,以及天灾祸事不断。”
“如今又被天道如此的盘点,恐怕此时的天下,已经是民怨丛生了吧~!”
......
【随着反张的浪潮越来越汹涌,弹劾的声音与人员也越来越多。】
【潘晟见局势已经发展成如此,长叹之后,还没有到位上任,便主动向明神宗朱翊均致仕隐退。】
【潘晟还没上任,就主动致仕辞官,而明神宗朱翊均没有任何的挽留,这就是一个极大的政治信号。】
【这表示着,张居正临终前,最后一份遗奏所指定的维持变法与改革的接班人,没有了。】
【于是,在万历十年(1582)的十月,朝廷中的吏部尚书王国光,兵部侍郎曾省吾等人最先遭受到弹劾。】
【紧接着一批支持与张居正变法与改革的京都的官员,也很快就遭受到了严重的弹劾。】
【最后王国光被革去官职,赋闲在家,曾省吾被削职为民,一大批维护变法与改革的官员,不是被革职,就是被削职。】
【对于所有维护张居正变法与改革的官员,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彻底的无官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