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5章 平西王反攻贵州(中)(1 / 2)
牛栏江古称堂琅江,发源于云南嵩明州的嘉丽泽,过寻甸,从会泽东北过境内后于鲁甸汇入金沙江。滔滔大江养育了流域内的百姓,也是东川府与乌撒府、东川府与乌蒙府的界江,三地的土司沿此江划分领地。
打了一辈子仗的平西王爷绝非等闲之辈,早就看出东川府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东川,地控金沙,临昭通之南面;山高云弄,绾省治之北门;东接威宁,西通会理,内负江山之雄,外连黔蜀之势”,所以将大军北上的第一个目标选在此地。
此时东川的大权掌握在土知府永昌手中。当年老土司禄万兆不喜欢长子禄永昌,想立续妻安氏所生的第六子禄永明为继承人。禄永昌在妻子的娘家永宁奢氏以及世代与奢氏联姻的镇雄陇氏两大土司的支持下,杀死父亲、继母和继母所生的两个儿子,夺得了东川土司之位,后又随永宁奢氏、镇雄陇氏归顺了大卫国。虽然父亲、继母和两个弟弟其实是奢氏和陇氏土兵所杀,可在外界看来便是弑父自立。这个年代最讲究忠孝,弑父可是大罪,再加上卫清两国连年征战,为筹措军需,卫军时常找川黔的土司索要钱粮,无形中也加重了土府治下百姓的负担。表面上禄永昌掌握东川大权,没人敢不服,暗地里却早已潜流涌动。
对这些,禄永昌并非不知道,可他这个土知府的官职是大卫国封的,没有大卫的支持绝坐不稳屁股下的位置,所以明知加征赋税会令百姓不满,可也不得不积极筹集粮饷以讨大卫国的欢心。此次征南大将军西日莫率主力进攻川北,也担心清军会反攻川黔,传令各地的土司小心戒备。禄永昌收到军令后不敢怠慢,将东川年满十四岁至六十岁的男子全部编练成军,命心腹禄黑儿领兵三千沿金沙江畔布防、长子禄应忠领兵五千驻守府城南边的马鞍山,自己则固守府城。
吴军正副先锋吴国贵、高得捷皆是当世名将。吴国贵在关外时便追随吴三桂参与过对农民军、清军和南明军队的作战,还是处死永历帝的行刑人之一,不仅沙场经验丰富而且心狠手辣;高得捷在吴军中以骁勇善战闻名,所将部卒皆是精兵,临战经常以少胜多。此二人打起仗来十分奸猾,沿着牛栏河畔的芦苇丛行军,躲过马鞍山守军视线,直趋东川府治会泽城下。
“久闻吴三桂善于用兵,没想到竟如此狡诈!”听闻清军兵临城下,禄永昌震惊得喃喃自语。
“老爷勿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城内尚有数千兵马,实在不行女子亦可助战,咱们倚坚城而守清军一时也攻不破”,永昌的夫人奢桂香倒是巾帼英雄,手持双刀,慷慨请战。
“嗯”,被妻子一激,禄永昌恢复了镇定,与次子禄应义、心腹禄福等组织军民上城坚守。
吴国贵却并不急着攻城,只是命部下将城池围住,于城外设伏等着马鞍山和金沙江畔的土兵回援。土兵果然中计,得知父亲被围在城中,禄应忠忙率军由马鞍山杀回会泽城,于城外遭伏,五千兵马全军覆没,金沙江畔的禄黑儿部也遭到同样命运。
没费太大损失便全歼了城外的土兵主力,吴国贵很得意,命人将禄应忠和禄黑儿的尸身送入城内劝降。
见到长子和爱将尸体,禄永昌一时失神,正犹豫着要不要向清军投降,忽闻城内喊杀声大起,却是他的三个弟弟永升、禄永邦、禄永高打开城门向清军投降。这三个弟弟虽然与他同父同母,可早在弑父那日便种下心结,隐忍至此时发作。
“事急矣!老爷快随吾冲出去”,危急间奢桂香手持双刀来到他的面前。禄永昌点点头,与次子禄应义、部将禄福一同,聚集起数百土兵打开北门突围。可惜正遇上吴军猛将高得捷,不到一个时辰,土兵便全军覆没,禄永昌一家及部将禄福等尽皆战殁于军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