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玉虚降临(1 / 2)
第284章玉虚降临
汴京城头,晨曦未露之时,忽见漫天霞光自东方滚滚而来,似有神兵踏破长空,声势震彻千里。
紫宸殿外,一阵奇香忽然弥漫,宛如仙人灵药所化,一息之间遍布整个皇城。
那香气并非寻常檀木之味,倒更像是从天外坠落的烟尘,清冷中透着诡异,让人心头陡生出难以言喻的敬畏与不安。
禁军将士闻此异象,纷纷仰首,便见宫墙之外浮现一片七彩云团,缓缓降落在金碧辉煌的宫门前。
云团中央,数名道袍飘飘的仙人正端坐云毯,宝相庄严,衣袂似无风自舞。
仁宗皇帝赵祯在内殿闻报,面露惶惑,却也不得不携百官亲自出迎。
御道之上,长乐钟声骤然被敲响,宫中太监尖声高呼:
“玉虚宫仙人降临——”
赵祯身着冕服,小步快行至金阶,垂手向那头戴纶巾、手持拂尘的为首仙人稍加施礼。
仙人微微拱手,口中淡淡念道:
“贫道奉广成子师兄法旨,下凡度化苍生,还望陛下宽心。”
一边说话,一边有一缕七彩神光自他袖口流泻,宛如活物般在空气中旋转,洒下一道道细碎光点,顿时映得群臣都如蒙圣光。
赵祯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暗想此等神通几时得见,果然远胜凡俗兵戈。
大理寺少卿与几位武官却在后方交头接耳,面上满是疑虑。
他们虽敬服这些仙人的手段,却也察觉那神光之中似含无形压迫,使人心生惊悸,仿佛半截身躯都被紧紧攫住。
赵祯强压心中惴惴,对仙人说道:
“自三界紊乱以来,天下烽火四起,朕幸得上师垂怜,才有机会重整社稷。”
仙人微笑点头,目光却飘向殿外,更似在巡视苍生而非凝视赵祯,显得不卑不亢,反透出凌驾众生的高高在上。
群臣望着那几名仙人在金阶上漫步,他们脚下似乎并无尘埃沾染,步履轻盈得令人心惊。
有几名礼部官员候在侧,焚香奉上檀木宝案,口称:
“恭迎上仙,请降旨护佑吾朝。”
仙人伸手虚托,檀木案上便弥漫七色流光,他哈哈一笑:
“为护大宋黎民免于灾劫,我等定会倾力相助。”
可这话在殿内听来,却似带着某种金石交鸣的刻板意味,叫人不寒而栗。
此刻,刚刚退至侧殿的忠义武将们尚在议论,言语之中无不透着一股警惕。
有人低声嘀咕:
“道门虽称护世,但未必真心为我百姓;若借我大宋国运,汲取信仰,岂非从此人间再无自由”
另一老臣慨叹一声:
“哎,如今神魔乱世,凡人自顾不暇,若非仰仗仙人神通,怕也难稳江山。”
众人莫衷一是,朝堂因此惶恐不安。
远处的御道上,一骑快马驰来,报称北门外来了队伍,自称旧日开封府校尉李青云,并携义军将士入城。
赵祯闻讯,不由精神一振,说道:
“还不速速宣见。”
然而,刚刚进入宫门的李青云却在半途中感到一阵阴冷气息,似有无形的鬼影从金瓦琉璃之间潜伏窥视。
他抬眼望去,就见檐廊一带隐约闪现奇异符文,如同某种道家禁制,却又夹杂难以名状的扭曲力量。
那力量让他心头猛然一跳,仿佛在洪荒中曾经感受过的古老压迫,却比当时更诡异几分。
宫殿深处,有人正盯紧他的一举一动。
李青云眉峰微蹙,心中暗忖:
“玉虚宫果然非等闲之辈,他们以道法之名在皇宫中布下天庭祭坛,难道真要掌控我大宋的根基”
他脚步略顿,收敛内息,转念间又见有内侍出来相迎,称陛下与玉虚宫仙人皆在紫宸殿候他觐见。
李青云微微颔首。
他随同侍者向前走去,路过护卫森严的宫门,只见那守卫全是玉虚宫弟子所换,昔日禁军已撤到后殿。
那弟子们目光淡漠,仿佛把除了道门之外的一切都视为蝼蚁。
李青云暗暗捏紧拳头,却并未在此时发作。
紫宸殿外,赵祯携百官已迎出几步。
仙人拂尘轻抚,嘴角泛着一抹似笑非笑的淡然。
李青云遥见此景,向赵祯施礼,然后极其客气地对仙人颔首示意。
仙人颔首回礼:
“久闻李校尉曾护卫大宋河山,功在社稷,今日得见,果真气度不凡。”
此言虽带恭敬之语,实则不卑不亢,隐含审视之意。
李青云只是淡淡应道:
“微末薄力,岂敢言功。”
一言落下,大殿里一时气氛微凝。
许多大臣都在暗中观察双方神情,担心若两者起冲突,朝堂恐无力平息。
赵祯干笑两声,让人呈上茶盏,想缓和场面。
那茶水散发清雅香,李青云端起轻抿,心底却已有戒备。
茶汤中仿佛有丝丝灵力流窜,若非他功力深厚,恐怕会被无声无息地摄走精气神识。
仙人微笑不语,似在等待李青云的反应。
李青云放下茶盏,面色不改,却在心中沉思:
“果然,这道门来者不善。”
赵祯看见二人虽然礼貌周全,却隐约有锋芒碰撞之势,连忙开口相询:
“如今汴京之外,妖魔横行,朕实在寝食难安,未知两位可有妙策解此燃眉之急”
仙人缓缓拂动拂尘,语气充满自信:
“此间有我玉虚宫诸位真人坐镇,冥顽妖魔不足为虑,只需让全国百姓朝夕供奉道门神坛,吾等便能以此无上信力震慑群魔。”
他话音还未绝,李青云眉头微皱,忍不住开口:
“百姓流离失所,如何再能负担大规模祭祀若为求自保而付出再多牺牲,算不算本末倒置”
这话一出,大殿里鸦雀无声,没人敢随意附和。
仙人目光一凛,直视李青云:
“李校尉之意,可是质疑我道门的护世之能”
李青云不卑不亢:
“但凡救人,理当先解其困局,而非反向增添负担。”
堂上不乏忠直老臣,听到这句,心中暗暗叫好,却又担心仙人是否会恼羞成怒。
偏偏仙人只是轻笑一声,随即转向赵祯:
“陛下也无须急于一时,待本座将祭坛建好后,天下自有澄明之日。”
赵祯脸上仍堆着笑,却难掩尴尬。
他不敢轻易得罪仙人,却也知道李青云在军中威望极高,于是只好含糊几句,将此番对峙敷衍过去。
后殿处,几名武将策马匆匆来报,城外又有异象,似乎阴风漫卷,骨魔出没,百姓频遭袭扰,请求朝廷立刻派援军前往。
赵祯当即色变,连连催问:
“还请上师速派弟子镇压,或请李校尉率兵救援。”
仙人微微眯眼,并不急于答话。
李青云见状,已知此番道门不会轻举妄动,多半还要等自己亲自冲锋陷阵。
他拱手一揖,朗声道:
“末将愿率军先行出城,务必护得百姓周全。”
赵祯如释重负,急令李青云前去。
仙人将拂尘轻扬,一缕淡淡的彩芒落于半空:
“善哉善哉,李校尉果然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