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存亡之战(二)(1 / 2)
【第一轮战役炮火打击过去后,美军正式出动步坦协同的地面部队,向189师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
但是当189师看到密密麻麻的敌军扑上来的时候,却下达了一条看似一反常规的作战指令,主动出击向敌军发起进攻,以攻代守。
但志愿军那些所谓反常规的命令,其实都是在获取信息较少的局外人看来的。
身经百战的志愿军的任何作战指令,都一定结合实情后有它内在的逻辑与可行性。
因为当时189师阵地前有一条名为汉滩川的河流河滩,这道河滩使美军的步坦协同阵型在即将接近志愿军阵地时未能完全展开。
敌军的配合很僵硬,阵型有漏洞,189师这才抓住战机主动出击。
待敌人被迫转入防御阵型进攻迟滞的时候,189师前出小组立即撤回来,阵地上的主力队伍立即开火。
借助着地势和战士们之间紧密配合,189师在第一天牢牢守住了阵地,打出范弗里特弹药量的美军仅仅是渡过汉滩川抢占了滩北地形,没能攻下189师的任何一个阵地。
但这还不是最让美军惊讶与愤怒的。
另一边的右翼防线上,美军原本已经登上了君子山,但入夜后187师561团3营战士,居然敢在兵力弱势被动防御的情况下,派出小队趁夜摸黑到了君子山,把驻防山上的美骑一师一部给干掉了。
当美军反应过来重新反攻上君子山的时候,3营战士已经撤回去了,驻防在那里的美军武器弹药和物资也全都被志愿军给打包带走。
完全将美军当做了进货对象,而这也彻底激怒了范弗里特。
6月2日,范弗里特制定了“打桩机行动”。
企图不惜一切代价,强令联军向前推进二十英里,夺取以铁原、金化为核心的铁三角地区,摧毁志愿军后勤基地,切断志愿军的补给线,进而扭转战局。
行动目的虽然与原定战略是一致的,但付诸行动的过程就强调在“打桩机”三字上。
范弗里特要用密集的炮火和强大的空中力量,持续、猛烈地攻击志愿军防线。
试图以这种高强度的火力打击,像打桩机破碎坚硬地面一样,突破志愿军的防御。
原本只是在第一轮攻势使用的范弗里特弹药量,在接下来变成了常态。
骑一师和美三师凭借铺天盖地的炮火优势,对铁原正面和公路两旁的志愿军阵地发起了全线猛攻。
右翼,榛田里北边的志愿军在一个上午的时间打退敌人四次进攻后,大部伤亡,全部阵地失守被敌人攻占。
美军决定趁势沿缺口向志愿军纵深推进。
因为此次部署志愿军各个阵地间相隔不远,联系紧密,与榛田里相邻的阵地立即向攻进来的这支美军开火。
不过因为这个阵地的正面也同时面临着敌军的进攻,过大的防御压力让他们没有过多火力实施进攻。
但好在阵地的后面还有阵地,穿插进来的这股美军险而又险地被阻击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