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第四次战役,铁血志愿军(1 / 2)
【因为汉江南岸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敌人的进攻尤为猛烈,五十军的防御也极为坚决。
这之中产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与烈士。
在七宝山,阵地全部被毁的情况下,442团一个连的战士顶着敌军的炮火毙敌两百多人。
在帽落山,坚守阵地的志愿军与十倍于己的敌军鏖战八天八夜,歼敌一千五百余人。
其中443团七连坚守前沿阵地击杀敌军两百余人,打到最后七连三排仅剩田文富一人。
他收集武器弹药,在阵地不同方向选择射击位置,提前摆上武器和拧开盖的手榴弹。
敌人向阵地发起进攻时,他手提轻机枪灵活作战,一会儿射击,一会儿扔手榴弹,子弹打光后就换冲锋枪或卡宾枪继续战斗。
并且在与敌人的对峙中,他腰间始终别着揭开盖子的光荣弹(手榴弹),随时准备与敌同归于尽。
最终,田文富击退敌人多次冲锋,一人消灭五十多名敌人,自己毫发无伤,成功完成坚守任务。
战后田文富荣获“帽落山英雄机枪射手”称号,被授予二等功。
同样激烈的战斗还发生在444团八连的阵地上。
弹药耗尽后八连战士全体上刺刀,杀敌一百六十七人后全部牺牲。
二连随之增援,战斗激烈到二连也很快打到只剩十人,一名战士打完子弹后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他叫王英,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而在1947年时他还仅仅是一个被骗卖顶名当国民党壮丁的普通人。
尽管战士们豁出命地与敌人激战,占据碾压式兵力与火力优势的敌军还是攻占下了一些阵地。
但到了晚上,志愿军战士又会将敌人从阵地上赶下去。
如此反复到每个阵地都被来回争夺,阵地上每一寸土地都被鲜血染红。
直到2月6号,汉江江面开始解冻,为避免后路消失被敌人围歼,遍体鳞伤的五十军和朝鲜人民一军团这才向江北撤出阵地。
这一仗五十军伤亡过半,全军原本有三万人,此战过后牺牲多达两万一千人。
其中七个整连、三十一个整排、一百三十八个整班全部牺牲。
但也在面临数倍于己的情况下歼敌一万一千人,阻击敌人长达五十个昼夜。
五十军由此获得铁血之称,成为志愿军最坚固的一面盾牌。
不过客观上来说,汉江阻击战也有朝鲜人民军和三十八军一同奋战,这个荣誉属于他们全体。
五十军撤退至江北后,汉江南岸只剩了三十八军孤军奋战。
他们不仅不能撤,还得调集三十八军其余部队一同阻敌。
因为他们的阵地是志愿军东西两线的交汇处,为了保证东线侧翼敌军不与西线汇合,他们必须坚守阵地。
骑一师、美二十四师、美三师、英二十七旅、希腊营、伪六师,所有矛头都指向了三十八军。
战斗的烈度丝毫不亚于五十军的坚守。
三十八军打到最后有太多的阵地是英雄们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
一直打到大年初二,这一天是志愿军们在朝鲜度过的第二个新年,回望祖国的方向,国内的人民万家灯火,一切安好,但是他们中将有许多人又已经有许多人再也看不到那美好的一幕了。
他们的战斗仍然不能停下。
所有的部队都到东线打反击去了,一旦三十八军被突破,西线的敌人就能把东线的友军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