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五次围剿(2 / 2)
后续攻克广昌,突袭建宁,最终以总计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两万余支为结果。
不仅成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二次“围剿”,还解放了赣东、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1931年6月,国民政府主席自任“围剿”军总司令,再次增兵至三十万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
结果依然是红军取得胜利。
红军在八十天内六战五捷,击溃敌人七个师,毙伤俘敌三万余人,缴枪一万五千余支、机枪一百七十五挺、迫击炮五十五门、电台六部,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三次“围剿”。
随着围剿的屡次失败,红军靠着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势力不断壮大。
国民党也自觉统治被动摇,在这样持续下去,政权被颠覆恐成早晚。
这样的背景,也让国民党在九一八事变中做出了极其错误的决定。
1932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联合军阀,调集了四十万大军,分三路向中央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
红军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等战术再次取得重大胜利。
此役,红一方面军共歼灭国民党军近三个嫡系师,毙伤俘敌约一万九千人,缴枪一万余支,自身伤亡仅约两千余人。
四次围剿的接连不利,让国民党彻底陷入了疯狂,不仅积极向美、英、德、意等国大量借款、购置军火,并于1933年调集了多达一百万军队、两百多架飞机,向红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大围剿。
而此时中央红军主力仅有约十万人,巨大的兵力和武器差距,以及错误的“路线”问题,红军遭遇重创。
八万六千余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从瑞金出发,由此开始了艰难到难以言喻的万里长征。】
有了这段红军坚决武装斗争动摇国民党统治的历史,古人们这才稍稍了解了九一八背后相对接近真相的原因。
但了解绝不代表认同。
从九一八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及此前提到过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伤亡三千五百万人的结果来看。
不抵抗让出东北全境的决定,依然是愚蠢至极的。
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能多出那一一分胜算,便以让出大量领土,给予外敌巨大利益和战争潜力为代价,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该遭万世唾骂的罪人。
是可比完颜构和司马家那样的千古罪人。
与此同时,各朝各代的时间也来到了天幕出现的第二年。
在新年这原本应该喜庆的节日里,各朝的古人们却都少了一份往日的喧嚣和庆祝,而是在天幕所播放的历史下,以一种忍而未发的愤怒,各自为即将到来雪耻战争紧锣密鼓做着最后的准备。
冶铁厂、造船厂、火药厂、军工厂、储粮厂、矿区、科研院……所有组成国家运转的机构,都在这理应休息放松的他们,却是都在不舍昼夜地埋头苦干。
只为让自己生产出来的每一颗子弹,每一发炮弹,都能在不久后,成为为那些不曾谋面,但有血脉与传承相系的后世子孙们彻彻底底地清算复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