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 第264章 大清灭亡与革命坎坷

第264章 大清灭亡与革命坎坷(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条约主要内容为:

清政府需向各国赔偿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共计九亿八千万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等税收权力作抵押。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华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清朝百姓进行反帝的运动。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列强各个通商章程中应修之处或其他应办的通商事项,清政府概允商议。

最后清政府对列强们道歉。

极端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让清朝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列强和清政府的双重压迫下,百姓已经贫苦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浩浩荡荡的反清浪潮即将到来。

公元1904年,黄兴、宋教仁、刘揆一、秦毓鎏、陈天华、章士钊、胡瑛、周震鳞等人,于湖南长沙正式成立“华兴会”。

同年“光复会”在上海成立。

1905年,由孙文领导的兴中会、黄兴领导的华兴会、蔡元培领导的光复会,三大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主旨的革命团体正式合并为“中国同盟会”,由孙文领导,并在日本东京召开成立大会。

由此组建了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文于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1903年章士钊在编译《大革命家孙逸仙》时,将“孙”与“中山樵”连用,写成“孙中山”,此后该称呼才逐渐流传开来。)

1906年至1911年,同盟会领导多次武装起义。

由于同盟会在早期未充分认识到群众力量的重要性,发动起义时主要依靠会党、新军等少数群体,未能广泛发动和依靠普通民众,导致起义缺乏深厚的群众支持,难以形成强大的革命合力。

甚至幻想获取列强支持,没有及早明确反帝国主义的核心纲领。

导致自身没有强大武装力量的同盟会,屡次起义屡次失败。

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湖北新军助力同盟会获得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军掌控了武汉三镇。

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孙文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随后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上海、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也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912年一月一日,孙文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但此时手握北洋重兵的袁世凯,在看到清朝气数已尽后,选择政治投机,于1912年二月十二日逼迫隆裕太后和溥仪退位。

统治华夏二百六十八年的清朝自此宣告灭亡。

袁世凯却同时以武力威胁与同盟会谈判。

同盟会鉴于自身军事短板,为免更多流血牺牲加速全国统一,被迫选择与袁世凯斡旋,让出了临时大总统之位。

1912年二月十三日,孙文被迫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清朝虽然灭亡,但革命成果却被袁世凯这一封建残余窃取,中国的革命之路还远未成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