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牛棚岁月之新年(1 / 2)
在那偏远的山区,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山脉仿佛沉睡的巨龙,蜿蜒向远方。山间云雾缭绕,似轻纱般笼罩着苍翠的树木和嶙峋的山石。这片宁静的土地,在特殊的岁月里,却也弥漫着动荡的气息。
汪维义和庄祥子,两个被下放到村里的“反革命分子”,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艰难地生活着。庄祥子曾是城里有名的文化人,一手好字在十里八乡都备受赞誉。然而,如今上了岁数的他,在沉重的身份压力下,已不如当年那般精力充沛。
乡亲们心心念念着过年要有副喜庆的对联,在犹豫再三后,还是找上了庄祥子。庄祥子看着乡亲们期盼又带着些许谨慎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他默默提起笔,写了几副对联后,便累得气喘吁吁,再也无力挥毫。
大家的脸上露出了失望之色,但很快,希望的火苗又重新燃起。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汪维义。汪维义是城里的领导,平日里就爱舞文弄墨,虽不及庄祥子那般声名远扬,但也写得一手好字。
汪维义看着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欣然应允,找了一张破旧的桌子,摆好笔墨纸砚,便开始全神贯注地书写起来。不一会儿,一副副寓意美好的对联就在他的笔下诞生。那苍劲有力的字体,那充满希望的话语,仿佛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乡亲们的心房。
乡亲们满心欢喜,纷纷提来了菜包子、油包子、红枣、核桃糖等表示感谢。这些在平日里显得极为珍贵的食物,此刻却饱含着乡亲们最真挚的情谊。他们还热情地邀请汪维义有时间了到自家过年,那真诚的话语让人感动不已。
一位乡亲看着对联,感慨道:“这字写得真好,看着就喜庆,有了这对联,咱这年也过得有滋味儿了。”另一位乡亲附和道:“可不是嘛,虽说现在日子苦,可咱也得好好过年。”
尽管处在动荡的年代,物资匮乏,但老百姓在穷也要过年。有人咬咬牙割上三二斤肉,等亲戚来了炒菜吃。那一点点肉,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新年最大的奢侈。一家炒肉,半个村都能闻到香味,于是便有人好奇地去看看。那香味仿佛是一种无声的诱惑,勾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