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回家乡(1 / 2)
《忠国传奇》
1950年,阳光温暖地洒在山东通往陕西的道路上,祁忠国带着牡丹和孩子们,怀揣着对家乡的无尽思念,踏上了归乡的漫漫旅程。多年来,那个魂牵梦绕的家乡——楼牌村,如同一幅永不褪色的画卷,在他的梦里反复浮现。他渴望见到年迈的父母,渴望再次呼吸那熟悉的故土气息,渴望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寻回那些曾经的温暖与回忆。
一路上,祁忠国的心情犹如汹涌的海浪,既激动又忐忑。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家乡的模样,那熟悉的街道、古老的房屋、潺潺的溪流,还有儿时与伙伴们嬉戏玩耍的场景。每一个画面都如同璀璨的宝石,镶嵌在他的记忆深处。回忆着儿时的点点滴滴,那些欢笑与泪水、那些温暖与感动,都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当他们终于走到村口时,一个满头白发、佝偻着身体的老头挑着水缓缓走来。老人走得极为艰难,走一会,停一会,那疲惫的模样让祁忠国心头一紧。他定睛一看,这不是父亲祁怀才吗?记忆中的父亲高大而威严,如今怎么变成了这般模样?祁忠国快步走上前去,轻声叫道:“爸爸。”祁怀才疑惑地看着他,问道:“你是谁家孩子呀?”忠国提高声音说道:“爸,我是你的忠国啊!”“你说什么?我听不清楚。”祁怀才侧着耳朵努力分辨着。忠国无奈地挑起水,向家的方向走去,心中满是酸楚。
来到家里,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富丽堂皇。曾经那宽敞明亮的屋子,如今只剩下普通人家的模样。从房子里走出两个老人,他们眯着眼睛,努力辨认着眼前的人。“这是谁?”祁忠国大声说道:“是你们的孩子忠国。”只听见老人颤抖着声音问:“你是人还是鬼?”忠国哈哈笑道:“我是人,你们可好?”这下,老人们确定是忠国带着孩子回来了。他们忙问想吃什么,忠国的眼泪瞬间流了出来。他们都成这样了,还在为自己操心吃什么。忠国和牡丹相视一眼,说道:“我们来做,今天让你们享福。”
不一会儿,饭做好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起了现在所有的变化。祁怀才缓缓讲述着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学习新技能,再到自力更生的事情。他说:“这些我们都能接受,唯一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们没有信息。你二哥光荣牺牲,茶花,梅花,汪维义,建国,他们不知道在哪,活着还是死了我们不知道,让我们牵肠挂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