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边关小医娘的种田日常 > 第220章 凌姑娘一人可抵千军万马

第220章 凌姑娘一人可抵千军万马(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20章凌姑娘一人可抵千军万马

锦岁唯一没拿出来显摆的当然就是军事区,可越不显摆,这些长安来的官员就越想看,又百般跟边城人打听。

特别是看了边城旧址,那焦土黑灰,仿佛一脚踏上去还能踩出血水似的。

才知当初火烧一城,烧死鞑子无数的那一战有多凶残。对那鱼油火器也是百般好奇起来,虽然戾王在长安城郊跟誉王交战时,也用了鱼油。

可那只是用来震慑,点燃河道,防止誉王的兵马过河。完全没有展示鱼油真正的威力。

还有那火药,利用热气球从空中投到敌营,简直是有如神助般的杀伤性武器!

再听黑羽营的人吹牛,陛下去北疆,就是用火药助巴特尔王杀了左贤王,那火药一掷出,北疆人根本不敢反抗,都以为是神雷。

当兵部的官员也到来之后,隔三差五有官员请求去军工部一观,锦岁依旧拒绝,陛下没来之前,军工部谁都不能进。

他们请求的次数太多,锦岁只好让程榆带他们去看看东海的基地,缓冲一下好奇的情绪。

如今东海基地,有万亩盐田,数百亩开荒的田地,今年初锦岁和顾长萧一起去了一次,俨然由离开时的镇模样,发展到小县城。

如今有了大量难民的加入,已经有三个县城的规模。并且那边还有一样边城没有的东西,就是为运输专门修建的,有轨马车道。

因为基地那边还有煤矿、铁矿,再有出海的货物也从基地走,每日运输的马车络绎不绝。

锦岁为了运输更快捷,省时省力,特地在基地建了有轨马车道,四轮的铁制马车骨架,跟轨道契合,两匹马轻松能拉数吨重。

工部的人一到基地,就被有轨马车吸引了,惊呼基地还藏着这样的好宝贝,为什么边城没有修这种轨道?

程榆只得说铁供应不足,无法在全城修建,等以后生铁充足,也会在新国都修的。

请他们坐了一下有轨马车感受一下,皆惊呼又平稳速度又快,要是城与城之间能修上这样的车道,那行军的速度将快多了!

程榆想到锦岁曾经说过,未来有一天,全国各地都会布满这种轨道,但那是未来,暂时我们还没有这个能力。

他从不觉得锦岁是在说大话,因为她说过的话,大多都实现了。不管曾经在他们听来,有多匪夷所思,但结果都实现了。

比如,飞天。

其他官员则是被盐田给震惊了,这出盐量,怪不得边城百姓家家有精盐可食,怪不得跟北疆贸易中的盐都是精盐。

原来边城已经掌握了这样高效的晒盐法!官员们虽然心里在说,陛下之前竟然没有将此法献给朝廷!

但想到那些高产的农作物,同样是一样都未献给朝廷过。

想像一下献给朝廷会是什么结果肯定是被誉王党的人来接收了,而陛下迎来的将是更残酷的打压……

不过连燕地士族也帮边城瞒着,这一点挺出人意料的,不是说边城一直受燕地十六州排挤吗

嗯,他们要知道,曾经是有人打探到边城晒盐之事,然后如实报给了誉王党,这事都没送到誉王案前。

因为审查之人觉得这人是想功想疯了,先前说亩产三千斤的粮食,又说海边晒着成片成片的盐田。

这是把我们当鬼糊弄啊!谁信啊!

然后这个秘报的人就被打压了……

不知道那些誉王党还有没有残留份子来到边城此刻会不会懊悔的直扇嘴巴子

顾长萧能登上皇位,诚然因为边城的强大供应,不管是兵、粮草、武器都是一等一的强,还有他自己的雄心壮志和铁血手腕。

锦岁觉得这跟敌人也很有关系,誉王党太蠢了!高高在上,闭目塞听太久。

他们以为小小边城是边城荒芜之地,却不知这小地方对长安来说,俨然是赛博之城!

此时听到官员们的赞声,程榆和锦岁一样,已经麻木了,不像之前那样骄傲。

实在是听得太多了,他们也太大惊小怪,连边城百姓都习以为常的巨型机械,这些长安来的官却能一看看一天。

百姓都私下讨论:“不是说长安来的官老爷很了不得吗怎么个个跟乡下人进城似的”

“听说这些东西长安没有,所以他们才稀奇。”

“啥东西没有”

“土豆、红薯、有轨马车、盐田、大棚菜、大海船、路灯、吊车……全都没有!”

有人不信,指着路边的路灯说:“长安可是国都,咋能没路灯”

有长安来的人轻叹一声:“确实没有,所以宵禁时间一到,全城漆黑。”

“咝,俺还以为长安灯火通明,美得跟神仙住的地方似的,竟然连个路灯都么得!”

这时,有一辆四轮的大马车停在面前,几个人上了马车,长安的人不懂,忙问:“他们干啥呢”

“坐公交车到工坊。”

“公,公交车”

“长安连公交车都没有吗那你们平时出行只能靠腿走”

等知道公交车是干啥的,官员们又惊了:“如此一来,连城外百姓也能快速进城”

程榆道:“边城不缺马,路修得宽,马车多些也不会堵塞。公交车是凌姑娘提出利民惠民的,虽然也收费,但费用极低。”

官员们都知道,凌姑娘就是未来的皇后娘娘,再看程榆和李恒对凌姑娘的态度。

有些老官员心中浮现‘牝鸡司晨’,倒是年轻的官员觉得皇后娘娘很了不起,一介女流,竟然能在陛下去长安期间,将边城管理的井井有条。

不论是文官还是武将,甚至百姓子民,对她恭敬有加,看来我们大夏将出一个史无前例的皇后。

唯一让官员们不喜欢的地方就是流民营,得知来边城的难民、流民都会在流民营受到妥善安置,从未有将流民拒之城外的情况。

他们都担心起来:“如此一来,边城为国都之后,肯定有更多的流民涌来,还用过去那温和手段对待,于国不利啊!”

“以本官之见,应该关了这流民营,设置关卡,严防流民涌入边城。”

不少官员附和:“是极!一些衣衫褴褛之辈,三教九流之人在涌进国都,简直是有伤风化!”

“这流民营还建在陛下回城的必经之路上,多不好看!趁陛下还未回城,直接将其移走才是。”

……

程榆默默地听着,只是拳头越握越紧。可又不能不解释,因为他不解释,换凌姑娘来解释,很容易演变成暴乱事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