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那把斧头还给大理了!(1 / 2)
靖康三年六月初七,奉命出使大宋东京城的大理国使者,出自于权臣高氏一族的旁系子弟高延寿收到了大宋鸿胪寺官员送来的一份礼物,顿时汗毛直竖!
“子元,这……这是何意?”高延寿看着那打开的木盒,在暑气已炽的六月初的天气里,都感觉手足冰凉。
鸿胪寺员外郎刘奇刘子元乃是太学出身,时值东京大量缺官员的时候,补了一个鸿胪寺的差事。
其人年纪不大,为人谦恭有礼。此时听到使者问话,便束手道:
“我实在不知,摄政王命我将此物交给你,带回大理,并没有什么额外的言语交代。”
没什么言语交代?
那才是大事儿好嘛!!
高延寿伸手到木盒中将那东西拿起……却是一柄白色的石斧。斧面宽厚,斧背宛如重锤,斧身斧柄混元一体,都是同一种材质。
斧刃平钝无缝,看起来仅仅只是充作礼仪之用,并没有什么杀伤力。
但是身为大理国高氏后裔,如何不知道这把白石战斧到底代表着什么意义?
特别是伸手拎起这把斧子感受着那似石似玉的质感,高延寿再不怀疑。
这的确就是那把斧子!那把当年大理护国真龙白石君送给大宋开国太祖的斧子!
话说大理立国时间比大宋还早,当年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还是后周点检都巡检使。
领兵至南疆平乱时,曾路遇一名奇人,置白石匣在身侧。匣子上封有一句谶言:
人无首、玉瓶无耳、镜破。
众人皆不解其意,文武双全的赵匡胤却笑问:这匣子里有什么宝贝,竟能置此狂言?
众人皆不解其意,那白石匣主人也来问是何意。赵匡胤便解释道:
男子为丈夫,夫无首便是天字。玉瓶的玉字去掉耳朵便是个王字。而镜子若破,便无法映照人影,寓示无双无对。
这三句谶言结合起来,竟然寓示了一番天下无双的帝王之意。
白石匣主人闻听此言,便笑道:此宝与阁下有缘。便将白石匣子递给赵匡胤。
赵匡胤打开石匣,就见到里面装着这柄白石战斧。再去看那人,却已经消失不见。
说来也是奇特,这白石战斧若是落在别人手里,不管如何催动真气都毫无反应,拿在手里又沉又钝,连块木头都砍不破。
便是当成锤子砸人,也不如真正的战锤、骨朵、铁锏之类的兵器趁手。
而赵匡胤拿在手里,只要催动真气,便能在斧刃处激发出真气气刃,锋锐无比,切金断玉。
后来他执此神兵斩龙断海,平定乱世,终结了五代十国之乱,立大宋,才知道当年那个赠宝的奇人便是大理护国真龙白石君。
而此番赠宝,也是有一番缘由的。
白石君成为大理护国真龙之后,深知相比之浩大中原,大理不过是一隅之地,想要维持国运,便需要提前谋划。
所以它以龙君层次的禁忌秘术窥探天机,搜寻中原天子。石匣、战斧、谶言都是那禁忌秘术的一部分。
最终找到了赵匡胤,知道他是未来的中原天子,才会赠斧。而那白石战斧乃是白石君以自身一部分石体祭炼而出的神兵,是有特殊加成在内的。
赵匡胤以石斧平定天下,建立大宋,石斧便将赵宋皇族与大理国运连通白石君绑定在了一起。
若是大宋强攻大理,宛如自斩手足,国运会受到牵扯,赵宋皇族也会遭遇反噬。
也正是这个原因,后来赵匡胤平定天下至南疆之时,才会以石斧划定两国疆界,言道:“朕的江山至此为止”。
有宋一朝,都与大理和平相处,这是白石君提前十几年布局谋划的结果,为大理与中原帝国构筑了一条连接脉络。
所以大宋无法收降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