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朱棡所图,海面战略纵深布局,亦为东出,荡平倭寇!(1 / 2)
第133章朱棡所图,海面战略纵深布局,亦为东出,荡平倭寇!
毕竟,哪支海上的军队敢深入到渤海
只要进入了黄海范围,就算入侵了,也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至于西边,没了北元,真要有战事将起,完全可以从草原出兵。
而且,从位置来说,北平府距离北极点与赤道点的直线距离正好相差不多。
但如果迁都西安的话,从地图上,依照从目前版图来看,好像是在中间位子,但是没有看到西安最大的弊端,就是限制了发展。
往东走虽然地势相对平缓,但往西的川蜀之地走依然是难于上青天,真要有什么问题了,离得近照样挡你几十年进不了川蜀之地。
所以离得近并不代表就能处理的了,这是从古至今的问题,哪怕是后世也有先例,就是一根难啃的骨头。
那西边顾不了,海上更顾不了,尤其是海上,都城远离大海,所以两代重视并不足以。
毕竟原本历史上定都在北平府,可思想受限制,还是开始了闭关锁国。
那朱棡所要做的,就是定下千年大计。
还有就是通过海上,古代条件的版图可以扩张到印度,都能建立起有效的联系。
想想,元朝为啥往西版图那么大,就是因为草原出兵中东方便,而北京背靠燕山,而且还有长城,其实稳的很。
特别是定都北京还能更好的促进南北方融合,但定都在西安,肯定就不行。
而不管是从哪一个方面出兵,都逃不开两个必要的因素。
一个是从草原出兵,就得组建铁骑,还有就是从海上出兵,就是得组建海军。
剩下的一个就是一定要将朝鲜纳入版图,这样就可以形成三面环山,一面大海的防御姿态。
尤其是在东北亚的地缘政治之中,这样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半岛北部的山脉可以成为天然屏障,而东临日本海、西濒黄海的海岸线则提供了广阔的海域空间。
而且在渤海与黄海的交界线上建立军事基地,不仅可以加强海上防御,还能提升对周边海域的控制能力。
同时在这些岛屿上,修筑炮台和海军补给点能够支持海军力量的部署与行动,确保海上航线的安全。
也能作为前哨站,增加预警时间,对潜在的海上威胁形成威慑。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海面战略纵深布局。
再者提出迁都北平府,并直辖天津,利用天津的地理位置优势发展海运,是一个基于地理条件的战略设想。
而且在以后,明成祖朱棣也实施了类似的国策。
那就是将首都从南京迁移到北平府,并改名为北京,同时加强了对北方边疆的控制和对海运的重视。
还有天津因其靠近渤海湾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为了重要的港口城市,对促进南北物资交流、加强与海外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那按照这般推演,明朝就可以提前进入大航海时期,从而一骑绝尘,远超海内外。
但这其中也有弊端,那就是北平府太冷,又是小冰河时期,所以这个地利不错,但天时不行。
可若是明朝拥有了中南半岛,那这个问题,其实就可以忽略不计。
毕竟拿下中南半岛,所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
一来,拥有中南半岛,就相当于拥有了巨大的粮食储备。
二来,经济与战略价值巨大,控制中南半岛意味着打开了通往东南亚及印度洋的门户。
增强了海上贸易路线的安全,促进经济繁荣,为国家发展提供更多资源。
此外,这还能增加战略纵深,缓冲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至于文化与政治整合,以当前世界为例,明朝占据主导性的霸主地位。
所以压根不用担心,只要大明兵锋所至,朱棡就几乎一万种方法,将中南半岛完全纳入版图。
朱标自然也是听明白了朱棡的意思,随即便是点了点头,迁都北平府,的确是个好主意。
“可要是将京师迁往北平府,我们把老四迁到哪里”
朱樉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的看向朱棡与朱标道。
北平府乃燕王朱棣的藩镇,也就是他们家老四的王藩之所在。
那要是定都在了北平府,将燕王朱棣迁去哪里
毕竟那里自古就是燕地,总不可能让朱棣名不副实吧
“到时候给他改个封爵,徙封藩镇,不就可以了。”
朱棡与朱标皆是不在意的摆了摆手。
于国之大义,朱棣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而且都城岂能作为藩镇,所以一旦定都北平府,朱棣的藩镇肯定是要迁徙。
因为宗室藩王制,迟早是要改革的,况且朱棡对于朱棣的布局,乃是海外诸国,裂土封王。
所以在大明是什么王爵,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后。
“那再过几年,就可以向老爷子提议,将都城迁往北平府。”
朱标又是开口道。
“哪有那么容易”
“恐怕还得再过十几年才能迁都,因为战略布局现在才开始。”
“着手清理完吐蕃,以怀柔政策对乌斯藏,其实很大意义上就是为了稳固西南边患。”
“还有其本身的战略价值,都是不足以忽视的。”
“但它针对于眼下的大明,其实在根本意义上,还无法体现出它的价值,所以没必要大动干戈。”
“而真正能对我大明起到作用的,就是直出云南,拿下安南、缅甸、老挝,从而掌控整座中南半岛。”
朱棡的眼中又是泛起一抹精光道。
“中南半岛”
朱标与朱樉异口同声道。
现在的这个时期,中南半岛并没有统一的称呼,因为它包含多个国家与政权。
所以朱标与朱樉想不明白,也很正常。
“因为他们在我大明以南的方向,所以我将其称呼为中南半岛。”
朱棡想了想,方才开口道。
“那为什么一定要拿下这个所谓的中南半岛”
朱标先是点了点头,并没有过多在意,反而是问道。
“只有一点,我们就一定要拿下中南半岛。”
提起这一茬,朱棡直接开口道。
“哪一点”
朱标也是好奇道。
“我派人调查过,中南半岛的气候温暖,极其适合种植粮食,所以那里的粮食产出巨大。”
“那要是我们掌控了中南半岛,那它就可以成为我大明的粮仓,而且以我的估计,养活现在的大明人口,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再加上大明也有粮食产出,双重保障之下,我大明的百姓就不用再饿肚子了。”
“而且中南半岛的地理位置,更是有利于我大明战略的部署。”“所以这个中南半岛,不管它上面有多少政权,多少国家,都要使其灭亡,将其并入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