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军前多烦扰(2 / 2)
鸟尽弓藏何意,在座的都知晓,是以闻言俱是面露惊疑。
云绫却是摇了摇头,徐徐说道:“这倒不至于,我公孙家和皇家最基本的信任还是有的。只是,能让陛下如此打破常规,恐怕是河北的战事有倾颓之险哩。”
闻言,诸葛逊和诸葛琮对视一眼,眼中俱是忧色,其余人则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云绫心中叹息一声,自她领军入蜀以来,因着山川道路阻隔,很难及时收到北方的消息。
何况为免动摇军心,河北的战况如何兵部也是不会送来她这儿的。
是以,之前她一心眼前的战事,根本没想过河北的战况到底如何了。
今日收到这份圣旨,她本能地觉着不好,此刻细细一想,立时明了那不好的感觉是来自何处。
至于晋王傅明泽担任益州参军,她倒没放在心上。
光是那每日天文数字一般的粮草消耗就够傅明泽头疼的,等他捋顺了,战事说不得都已经结束了。
见帐内气氛有些压抑,云绫也知河北之事他们鞭长莫及,多想无益,索性打发了众人各自回营整军备战,眼下还是以攻克成都为重。
入夜,月光正好。
晋王傅明泽躺在帐内却是辗转反侧,一闭眼眼前便是白日里见到的那抹英姿飒爽的身影。
再一次翻转后,他蓦地坐起身来,垂着脑袋,眼中不断闪动精芒。
他此行入蜀本是意料之外,来时兄长也多番叮嘱让他到了军前切记不可妄为。
不过他一路走来,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盘算。
如今太子不受信任,韩王、燕王领军在北连战连败,若他能在益州立下战功,必可得父皇青眼。
不过他很有自知之明,今日见领军大将皆与云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想要掌军只怕很难。
不过,在见过云绫的英姿后,他又有了新的打算。
云绫正当青春,他自诩也是风流倜傥,又是皇子,在军中日日接触未必不能使之动心。
若能迎娶云绫,不单是得一佳人,更可得到来自军方的鼎力支持。
如此一来,即便他此次没有多少战功,但云绫的战功也能是他的战功,日后争夺大位也就更有把握了。
念及此,傅明泽就更睡不着了,起身在帐内来回踱步,心中一刻不停地盘算着要如何拿下云绫。
此时云绫尚不知身边有人在谋算着她,她正在中军帐内听取着林大虎送来的最新军情。
河北平叛的不利局势自其口中道出,这些都是他奉云绫之命从傅明泽的侍卫口中打听到了。
云绫之所以让林大虎去打听,而不是亲自去问傅明泽,为的就是尽量减少与后者的接触。
自从得知天佑帝有为她指婚的打算,她对于皇子都是尽可能敬而远之的。
此前无论是与燕王共事,还是与韩王接触,皆是如此,眼下对晋王自也是能免则免。
在听罢林大虎的讲述后,云绫叹息一声,面上也现出了愁容。
见此,林大虎也不知该如何劝慰,毕竟连接触军事不久的他在听到这些消息时也是愁闷不已。
云绫再叹一声,挥手示意林大虎退下,她则独自一人盘膝坐回榻上,支着脑袋盘算起河北乱局来。
河北叛军加上北凉和大燕,总兵力接近五十万,而且她相信彦知节还会不断扩军。
整个河北几近全部沦陷,叛军一旦跨过黄河,一马平川的中原根本无力阻挡北地精锐骑兵的肆虐。
届时,朝廷只能依托雒阳左近的坚城雄关将叛军阻挡在山东,短时间内根本无力东出平叛。
叛军若沿着大运河南下,那么江南扬州等地也将陷入战火,这是她最不想看到的。
如今,她也只能期盼贺若钦这位边镇出身的老将能够力挽狂澜,将叛军拦在黄河以北了。
至于河东地区她倒不太担心,蒲州与关中隔黄河相望,无论如何朝廷都会全力支援。
只要韩王不犯傻,叛军没那么容易攻下的。
而从过往的相处来看,韩王虽未必有多么出色的统军之能,但无疑是个聪明人。
想罢这些,云绫吐出一口浊气,似是要将心中的烦闷一起吐出。
她知道自己身在巴蜀,河北之事鞭长莫及,眼下最要紧的还是平定益州叛乱,如此或许还有机会参与河北的平叛。
无论如何,扬州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能助其免受战火之苦她自是责无旁贷。
念及此,她愈发觉得时不我待,必须尽快平定益州,而成都就是最好的机会。
叛军主力皆在此地,若布置得当,当可将其一网打尽。
没了傅昭玟这面旗帜,其余地方大可传檄而定,最不济大军平推过去也费不了多少时日。
思及此,她不由仰头望向帐篷顶部,口中喃喃道:“傅昭玟,这次可不能再教你跑了,说不得要当场结果了你的性命,你且等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