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人算不如天算(1 / 2)
老张头二话不说,就让府里下人备好了马车。
这个时候老爷还要进宫面圣。
那肯定是有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看着马车走远,老张头叹了口气,“少爷哪怕不在京城,这京城里也因为少爷而不得安生,不过到底是谁有事?”
老张头不语,只是一味地摇头。
……
“这么晚了,还有什么事情?”
书房当中,皇帝换了一身便服,头发也散落下来。
倒是平添了一股书卷气息。
赵靖沉声说道:“陛下可还记得,当初在仪坤州之时,北辽曾动用了咱们大夏的制式弓弩,甚至他们的铠甲样式,也与咱们大夏军队基本相似?”
皇帝一愣,旋即目光当中带着一丝审视。
“你的意思是……”
赵靖点点头,“臣已经知道是谁的手脚了!”
“果然如此么?”
文治皇帝深吸一口气,很久之前他跟赵靖就已经在猜测。
会不会是有卖国贼。
如今看来他们的猜测没错。
“是谁?”
“将大批军械送出去的人,乃是大同总兵仇鸾!”
“他?”
文治皇帝深深地皱起来了眉头。
仇鸾乃是他封的大将,北方防线当中,除了镇北侯之外,节制诸路将领的另外一个人便是仇鸾。
可以说仇鸾的权势在边防之上根本不低。
文治皇帝刚刚猜测了许多人,但唯独没有怀疑仇鸾,“怎么会是他,当年辽人犯边,仇鸾避其锋芒,佯装不敌,随后待辽人退去,主动出击,更是斩杀两千余人,立下大功……”
虽然已经过了好些年,但文治皇帝一直记得仇鸾的功绩。
这已经很能说明仇鸾在文治皇帝心中的地位。
赵靖叹了口气,“臣同样也没有想到,但是这消息乃是锦衣卫自北方探的。”
“北宁商会与辽人许多部族有贸易,加上锦衣卫的渗透,这才打探出来了此消息。”
赵靖的这句话就等于是告诉皇帝,这个消息没有假。
文治皇帝捏着拳头,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朕给他的还不够吗,其家中二子,一人在禁卫当值,一人在国子监读书,每年节礼赏赐更是从来不缺他的,他竟然……”
嘭!
文治皇帝狠狠砸了一下御案。
赵靖劝慰道:“陛下息怒,此事单单仇鸾一人定然是行不通的,必然朝中还有内应,我大夏军械,乃是由工部督造,兵部核发,问题还是出在了兵部!”
文治皇帝的嘴角抽了抽,“你是说金世忠?”
赵靖摇了摇头,“应当不是金大人,能够促成此事者,并不需要一部尚书,甚至连侍郎都不用,只要底下的官在纸上勾一勾便可!”
“况且每年边陲消耗军需甚多,哪怕是多报一些,只要没有人站出来说话,上头的人自然也不会有异。”
“给朕去查,查个水落石出!”
这一刻文治皇帝的脸色铁青,明显是气得不轻。
赵靖拱手道:“锦衣卫已经在着手调查,臣今日前来除了禀报消息之外,还有一个请求,秘密调动镇北军两处卫所,随锦衣卫赶赴大同!”
这一刻文治皇帝像是明白了什么。
“这一切都是你家那个小子安排的?”
赵靖拍了一记马屁,“陛下果然神机妙算!”
文治皇帝轻哼一声,“既然他已经有了安排,那就按照他的计划来,他此刻应该是在天津卫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