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极限压榨,把控大局(2 / 2)
温三也只是看准了鬼子的弱点,在这个时候重拳出击。不但要全力削弱鬼子军事力量,同时还要最大限度的消耗它们的作战物资。
齐鲁大地也是物产非常丰饶的地区,自然不肯让大片的土地轻易落入鬼子的手中。
温三手中两支大军已经深入齐鲁之地,190军从济宁往泰安直逼省城;191军则是从临沂出发,直扑最为富饶的胶州湾。
抢夺下张庄机场,对温三来说,算是一个意外之喜。尽管这个意外之喜确实来得有点突然,也来得有点巨大。
这对鬼子来说,绝对是一次重击。
借着张庄机场的重要性,温三把两个鬼子师团的兵力调动了过来,并且成功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和兵力,将龟田俊师团死死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
从张国顺那边传回来的消息来看,龟田俊想跑,但却失去了逃跑的先机。
两个满编师的兵力,加上特战大队,这么强的战力压制之下,龟田俊师团,以及大岛支队都已经成为了坛子里的乌龟。
消灭它们,只是迟早的问题。并且不会耽误太长的时间。
温三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给王志兵下达了稳住就是胜利的命令。
一旦张庄附近几万鬼子兵被他们吃掉,谁的心里最慌?
肯定是与190军直接交战的土肥原无疑了。
别人调走两大主力师你都拿不下,等别人腾出来手,你还有胆再打下去?
王志兵接到电文之后,略一琢磨就体会到了温三的作战思路。他也明白,温三这是在体恤他们,不想他这边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
毕竟他这边真正能正面作战的也只有几千人,并且还有一个无法移动的泰安矿区要守。
王国华主体还是游击队的成员,还要给他们一定的成长时间。
至于游击队,那就更不用说了。
事实上,温三发展游击队,最大的好处就是为了收集各种情报,然后就是培养后备兵源。
当然,这些人也是温三集团的底层基础,是他跟鬼子在各大战场正面对抗的底气。
这场战争如果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是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的。关于这一点,温三心里非常清楚。
国府的失败案例太多,后世人解剖式的分析,把很多原因都写在教科书上了。
温三也不是傻子,写作业不会,抄作业难道也不会吗?
随着他这个团体的快速变强,一切计划都在他的控制之中。并没有出现大问题,这都是老祖宗给他留下的宝贵经验所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