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无它,唯钱多尔!(2 / 2)
事实上,凌冬等人的一番心血没白费。八月下旬,滕市学院新生来报到时,900个新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成绩是在全省前3000名,剩下的三分之二,最低成绩也在全省四千名以内。其中理科全省前100名的就有6人,文科全省前100名的4人,是鲁省本地高校中,招收前100名学生最多的学校。
早在高考之前,凌冬就让陈生金在鲁省电视台的黄金时间开始投放招生广告,同时积极和鲁省招生考试院协商,让他们把滕市学院的招生信息放在《鲁省招生指南》的显着位置,经过双方七八轮的协商,省招生考试院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滕市学院的招生信息被放在了《鲁省招生指南》的第十页,靠中间的位置。
不要小看这个位置,《鲁省招生指南》做为高考考生报考大学唯一的官方参考书,对学校的排序有着严格审查。只有国家重点大学,比如京大,青华,南凯,交大等才会排在前十页,再往后则是各类部属重点大学,接下来是各省属的重点大学,再靠后则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继续靠后才是依附于各大学的本科二级学院,最后则是公办大专院校,像枣市学院的招生信息就放在了最后位置,至于现在刚兴起的一些民办大学,只在最后位置展示个学校名和报考代码罢了,根本就不会给任何介绍。
随着学生陆续到各大学报到,鲁省招生考试院也陆续公布了各高校的招生详情。不出意外,京大,青华依然是在鲁省招生的最大赢家。
京大包揽了鲁省文科前100名中的五七人人,成绩前十的考生中有八人选择了京大。其次是人大,旦复,南凯,通济等几所全国重点大学,文科前100名,它们合计招揽了三十一人,也算是收获满满。鲁省本地高校只招揽到了十一人,分布在四个学校中,鲁大三人,海大两人,石油大学两人,滕市学院四人,至于剩下的一人,则被港城大学抢走了。
青华则是包揽了鲁省理科前100名中的六十二人,成绩前十的考生中有六人选择了青华,其次是航大,哈工大,交大,西工大等全国重点大学,理科前100名,他们合计招揽了二十八人,鲁省本地的高校则招揽了十人,鲁大两人,滕市学院六人,海大一人,石油大学一人。
这个结果一公布,鲁省内考生和家长都对滕市学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滕市学院,对滕市学院这种地方学院,能招到这么多高质量的生源,产生了极大的疑问,很多高校招生办的主任都找渠道和关系,打听滕市学院的招生办法,想要仿效。
结果自然是失望而归,无它,唯有钱尔。就像鲁大招生办主任对校长汇报的那样:学校要是每年敢花一千万用于招生,我能把咱鲁省的文理科前五十名都弄到咱鲁大来,无非就是一人奖励十万嘛,关键是,咱们没钱啊!1999年,鲁大一年获得的教育科研经费只有4830万Rb,纯以科研经费排名,鲁大连全国前50都进不去,实在挺悲催的。
正如凌冬在滕市学院招生庆功宴上说的:“真要比拼财力,全国高校都是弟弟,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还是在庆功宴上,李红梅做为基金会代表,同正式上任的滕市学院院长支兴华,签署了一份为期二十年的捐赠协议,而这份捐赠协议同样震惊了全国的高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