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子上,你不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2 / 2)
“中央宿卫军设领军、护军、左卫、右卫、骁骑、游击六军,左右卫由我相国府卫军拆分而成,其余四军如旧。”
“宿卫诸军合计约两万五千人。”
“再设左、右、前、后四军,和现有的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另有武卫、白马、积弩三营,职掌京师宿卫。”
“京师宿卫合计约三万一千人。”
“而中坚、中垒二营移至城外,与新设的前、后、左、右四护军合称城外牙门诸军。”
“牙门诸军合计五万余人,日后还会补充兵源。”
话到此处,夏侯献稍稍停顿:“嗯....牙门诸军如何统领我暂时还没想好。不过宿卫军我打算置中军将军,统宿卫诸军。”
司马昭听得出神,他是第一次准确得知洛阳禁军的兵力,奉明兄既然愿意说,定然也不是假话。
他十分震惊,要知道这算下来得有十万兵,且都是精锐战兵。
这与外军是有质的区别,司马昭南征北战这么多年,对外军还是有不少了解的。
当年他在夏侯献的征北将军府任职时清楚得知道,征北将军府麾下所统战兵不过一万众。
每到战时需要征调护乌桓校尉、幽州刺史部、各郡郡兵甚至还要摇几个胡人部落来助战,如此才能凑个数万大军。
但这种军事集合体体质是松散的,非常考验都督的统筹能力,在更多的时候只适合打一波流。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初毋丘俭反叛之初声势异常浩大,但在洛阳中军到后就开始显露败相了。
念及于此,又结合着奉明兄滔滔不绝地讲着新的军制,换谁都难免想入非非。
难不成....
“奉明兄,这中军将军非亲信之人不可。”司马昭吞了吞喉咙,有所期待。
“嗯...夏侯献缓缓道,“我意,任王少府担之。”
司马昭一愣,王少府?王肃?
那不就是你外舅,未来的国丈吗?
司马昭空欢喜一场。
夏侯献却是叹了口气:“朝中老臣需要安抚之人众多,东海王氏更是不能亏待....这是无奈之举,想必子上能够理解我的苦衷。”
司马昭想想也是,宗室、谯沛元勋、几朝老臣、幕府心腹,这么多人嗷嗷待哺。
就算是无法避免厚此薄彼,但大体的面上要过得去。
忽然,夏侯献双手按住司马昭的肩膀:“子上,今日找你来除了聊聊这中军改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何事?”
夏侯献道:“老臣们我会安抚,子上乃吾之臂膀,我要给实权,别总盯着那些虚的。”
奉明兄这么一说,司马昭倒是回过味来。
中军将军看似位高权重,实则跟以前曹爽差不了太多,大部分时间无所事事,即便出征,大多时候的最高统帅也是夏侯献自己。
称为“虚职”不过分。
那什么是实?
“吏部尚书。”夏侯献给了他这个答案。
司马昭心中一惊,如他所记不错,这是现制吏曹尚书的延伸,执掌官员选拔、考核管理等务,那可是尚书台核心职务。
魏国建国以来陈矫、卫臻、卢毓都担任过此职,皆是大魏名臣。
而在夏侯献辅政以来这个位置大部分时间是由傅嘏担任,是绝对的心腹。
而今轮到了自己。
奉明兄果然待我不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