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苏军援军的覆灭(十二)(2 / 2)
只是由于历史上那支装备很差,火力孱弱的八路军没有能够真正的把这种战术的威力施展出来,而现在的八路军可是实力雄厚,可以尽情地施展战术。
相较而言其他国家的战术就有点不够看了,不过也只有德国人的战术能有的一比。二战时期,德国以闪电战闻名于世。
闪电战强调集中使用装甲部队、航空兵等优势兵力,以高速、突然的进攻突破敌军防线,迅速向纵深推进,在敌军尚未组织起有效抵抗时,便将其击溃。
这一战术高度依赖机械化装备的机动性与强大火力,在战争初期,德军凭借闪电战迅速征服了欧洲诸多国家。但与八路军战术不同,闪电战注重速战速决,一旦遭遇顽强抵抗,陷入持久战,其装备与资源消耗巨大的弊端便会凸显。
苏联的战术风格又有所不同。苏联军队擅长大规模兵团作战,凭借庞大的兵力与雄厚的工业基础,在战场上展开排山倒海般的攻势。
例如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军以顽强的城市巷战消耗德军有生力量,随后调集大量预备队,从两翼实施大规模反突击,围歼德军。
苏军战术强调火力压制与兵力优势,在进攻中以强大的炮火准备为先导,为步兵与装甲部队推进创造条件。不过,这种战术在灵活性上稍显不足,对后勤保障依赖度极高。
日本军队在二战期间的战术则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他们重视武士道精神,在战斗中常采取敢死冲锋的战术,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面对装备精良的美军,日军不惜以自杀式攻击妄图挽回战局。
此外,日军擅长夜战与山地战,凭借对地形的熟悉和夜战训练,在夜间对盟军发动突然袭击。但日军战术过于强调精神力量,忽视了现代战争中的技术与装备因素,随着战争的推进,在强大的工业国面前,逐渐力不从心。
至于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战术其实也很简单,美国人的战术其实就是“拼消耗”,美国人凭借自身强大的工业产能,将“拼消耗”战术发挥到极致。在太平洋战场,美军进攻日军岛屿时,为了攻克一个个看似坚不可摧的据点,出动海量飞机对岛屿进行狂轰滥炸,大量重炮持续不断地对日军阵地倾泻炮弹。
在塞班岛战役中,美军轰炸机出动数千架次,重炮部队日夜不停地炮击,岛上日军防御工事几乎被夷为平地。地面作战,美军投入大量坦克,以坦克集群推进,配合众多步兵,逐步蚕食日军防线,靠不断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