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不一样的太平洋战争序曲(八)(1 / 2)
一方面,长期遭受荷兰殖民统治的当地民众,已然对集中式的高压管控心生厌倦。荷兰人在统治期间,虽构建起看似有序的资源开发与贸易体系,可背后却是对本土民众的残酷剥削,民众生活困苦不堪,民族产业被严重压制,反抗运动此起彼伏。
在这种压抑氛围下,日本起初打着“解放亚洲”的幌子而来,其分散管理的模式,看似给予了各岛屿一定的“自治”空间,让当地人误以为能摆脱过往那种严密且窒息的管控。
加里曼丹岛的华人政权兰芳共和国,1886年被荷兰灭亡,这一曾经闪耀着华人智慧与团结光芒的政权,存续期间为当地发展付出诸多努力,推行先进的农耕技术、鼓励商业交流,却因荷兰人的武力与权谋打压,最终无奈落幕。
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苏丹国,凭借着独特的伊斯兰文化底蕴与坚韧的民族精神,顽强抵抗荷兰侵略至1904年才被征服,期间多次组织起英勇的武装抗争,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
苏拉威西岛上的波尼和戈瓦国,更是分别于1905年和1911年才丧失独立,两国曾在岛屿南部维持着微妙的势力平衡,荷兰人利用它们之间的矛盾,逐步渗透、各个击破,耗费数十年才彻底将其掌控。
当然了除了这五大岛之外,荷属东印度群岛还星罗棋布着众多小岛。面对日军的侵略铁蹄,许多不甘屈服、不愿与侵略者同流合污的当地人,纷纷拖家带口逃往那些人迹罕至、偏僻荒芜的小岛,在艰难绝境中坚守着最后的自由与尊严,期盼着正义之光终能穿透战争的黑暗,重新照耀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
英国、法国、美国、荷兰对日本的警告无效后,英国不顾正在西欧跟德国对峙,从英国本土抽调了一支舰队组成远东第二舰队进驻新加坡,这支舰队包括“威尔士亲王”号、“约克公爵”号、“罗德尼”号、厌战号、巴勒姆号五艘强大的战列舰,和“声望”号战列巡洋舰,并且抽调陆军5万人进驻马来亚。这些陆军可是纯种的英国人组成的,可不是那些殖民地混编军队。
这支第二远东舰队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向东方海域,战舰的甲板上,水兵们目光坚毅,严阵以待,深知此行肩负着扞卫大英帝国远东利益的重任。陆军部队在马来亚迅速安营扎寨,构建防御工事,挖掘战壕,布置火炮阵地,准备应对日军可能的进犯。
美国也从本土抽调2万人进驻菲律宾,使得美军在菲律宾驻军超过3万人,并且把菲律宾军队从10万人扩编到15万人。至于海军只抽调了一支轻型舰队进驻菲律宾棉兰老岛。
但是美军空军却是抽调了一个加强联队到菲律宾,装备的也都是美军最先进的p-40战斗机、tbF鱼雷轰炸机,甚至还把五架还没定型的p-38战斗机也派到了菲律宾,使得菲律宾美军各式飞机超过300架。
至于法国和荷兰那只能动动嘴了。荷兰是没有这个实力,其本土在纳粹德国的阴影笼罩之下,自身难保,海外殖民地的军事力量本就薄弱,在遭受日本打击后更是一蹶不振,只能依靠外交辞令,向国际社会呼吁对日本的制裁,期望借助他国之力挽回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