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货物出手(二)(2 / 2)
林毅这家伙真是让人难以捉摸,什么钱都想赚,这一来一回可就是将近三倍的利润啊!就这样,林毅这次带回来的货物除了药材全部都成功出手了。至于药材,还是再等等吧,上次他带回来的那批药材可是把那几位的荷包几乎都掏空了,短时间内提供太多也未必是件好事。
就在林毅准备回穆卡拉的时候,罗天行也成功地帮林毅找好了武器弹药生产线。林毅跟罗天行约好,一同来到了808机械厂的一个仓库。
这个仓库看上去陈旧不堪,里面杂乱地堆放着的都是一些已经淘汰废弃的生产线。
仓库的负责人吴浩热情地带着两人走进仓库内部。来到一条封存的生产线旁,吴浩满怀感慨地介绍道:“这个是我们808厂1965年迁入大三线时使用的子弹生产线。88年我们808厂迁到现在的地址后还使用了十年,一直到98年这条生产线才被新生产线所取代,拆下来后就直接封存了。”
说到大三线建设,那是一段波澜壮阔、意义非凡的历史篇章。在当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为了确保国家的国防安全和工业基础,华国毅然决然地启动了这一伟大的战略工程。大三线地区,大多位于深山幽谷之中,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但却具备着极佳的战略防御优势。
众多重要的工业企业纷纷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向这些偏远的山区迁移。在艰苦的条件下,无数英勇无畏的建设者们背井离乡,扎根于此。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荒山野岭中开辟出一片片工业基地,建立起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涵盖了军工、机械制造、能源等关键领域。
这些建设者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国家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发展铸就了坚实的后盾。
吴浩又指了指旁边的几条生产线,继续说道:“旁边这几条生产线也差不多,有子弹生产线,还有炮弹生产线,还有一些武器生产线。这旁边还有一些配套的铣床、磨床等设备。”
林毅充满好奇地问到:“吴总,这几条生产线每天能生产多少子弹、炮弹呢?”
吴浩皱着眉头,认真思索了片刻说道:“子弹日产不到8万发,炮弹的话,日产122炮弹80发左右。”
林毅听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说道:“这种产量放到那个年代几乎是最先进的了。”
随后,林毅毫不犹豫地直接把整个仓库里淘汰的生产线全部都买下了,并且让808厂帮忙对这些生产线进行全面保养,并更换掉一些状态不是很好的配件。
吴浩听闻,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心中更是兴奋不已。他原本以为,这些老古董设备能比废铁价格高一点卖出去就很不错了,没想到竟然卖了个意想不到的高价。这对于仓库的处理和厂里的资金流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既然兵工厂的设备都已经成功搞定,林毅便马不停蹄地展开了新的采购行动。他寻找到了国内声名远扬的莱阳无缝钢管厂,订购了一大批规格分别为40毫米、82毫米和120毫米的无缝钢管。
莱阳无缝钢管厂,作为行业内的翘楚,其产品一直以高质量和卓越的性能远销非洲和中东。林毅深知这些无缝钢管对于后续军工生产的重要性,在与厂家沟通的过程中,他对钢管的材质、精度等各项指标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不仅如此,他还订购了数量众多的钢锭和铜锭炸药等一大批军工所需的重要材料。对于钢锭和铜锭等材料的订购,林毅同样毫不马虎。他仔细地与厂家商讨了材料的成分、纯度以及规格等细节,以确保所订购的材料能够完全满足军工生产的高标准。在完成所有的订购事宜后,林毅迅速安排将这些物资一起发往了穆卡拉。
原本,林毅是打算等飞机的相关事宜全部妥善搞定之后,再返回八路军那边。但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又不得不重新考量。因为他想到那边的兵工厂、要塞以及机场的维修都急切地等着这批材料。经过反复权衡,他最终决定不再等待飞机事宜的完全结束,而是先把这批至关重要的材料送过去再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