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通电全国(2 / 2)
就算是从不在意品牌的阿姨都会被拉住问一句:“窗外的新款,要不要?”
而后便多了一个知道“窗外”是什么的阿姨。
假货像病菌一样席卷,大有要把窗外这个造血干细胞直接吞噬的架势。
对此,各地的分销商都有所反馈。
杨李波这位与窗外没什么关系的人最积极的帮忙想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那几个厂我都摸清楚了,是把厂长扔进珠江,还是一把火烧了他们的地基,林老板你说了算。”
吓得林听赶紧用那几个抄袭老板的祖坟赌咒发誓说自己有办法能解决,这才勉强让杨老板暂时搁置他的好办法。
林听的解决办法却迟迟没有动静。
窗外安静得仿佛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一样,既没有降价出售,也没有揽客的新手段。
广市的一间早茶店里,一张桌子上摆了八个大哥大。
六个老板喝着茶,说笑着聊家常话,心情甚好的样子。
他们根本就没把抄窗外的衣服当做是一回事。
现在大家都这么做啊!
哪款衣服卖得好,就一窝蜂的生产。
窗外卖得好,当然就生产他们的样式。
别人都抄得,窗外抄不得?
这件事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成功罢了。
至于他们的行为会不会导致整个服装生产的革新换代停滞不前、会不会让最开始费尽脑筋生产新款的厂子关门大吉,那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出来赚钱,各凭本事咯。
他们就是能生产得更快更便宜,这就是他们的本事。
正这时,一部大哥大响了。
“喂?”
“老板!出事了!”
刚讲了个开头,桌上的大哥大此起彼伏,响得极其热闹。
有两位甚至不得不一手一个大哥大,同时听两个人讲话。
电话里说的事,恰好是他们根本不屑于谈的那一件“小小的成功”。
“今天的早报登了窗外假货猖獗的新闻……”
新闻当然不止是无力的声明了除专卖店外一切销售渠道都是假货。
那起不到任何作用。
报纸上刊印了照片——假货生产厂的生产车间照片。
随意堆放在地上的成品、劣质的布料和染料、老旧杂乱的机器设备、粗糙的包装……
不至于他们的,还有窗外的车间照片。
一眼看不到头的平车车间,数以百计的工人穿着整齐的制服,瞧一眼就能看出其正规和阔气;
整齐有序看着就心旷神怡的仓库、专门用来运输服装的大货车、质地上佳的原材料……
这活儿林听以前就做过一次,再来一遍,愈发得心应手。
招不在多,管用就行。
不过这次与前次和手工品作坊的老板们打擂台时小打小闹不同,林听是真的做到了通电全国——
同一篇新闻稿,发在了各市的报纸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