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709章 晋国卿大夫的排场

第709章 晋国卿大夫的排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像是原本安坐的楼武,包括楼氏的其他人,他们听到刘公季子讲得那句话,不就站起来束手而立了嘛。

刘公季子必须承认楼氏之主楼令有继续安坐的资格,只是仍然一脸不耐烦就有点过分了。

那又怎么样?

反正刘公季子只在心里哔哔,不敢表露出不满的态度。

而楼令那是故意的。

有了取代周王室地位的明确目标,对吧?

周王室没有那个实力来跟晋国硬刚,晋国不会直接做出侮辱的行为,有机会逼一逼周王室,为什么不做?

最好就是逼周王室狗急跳墙,随后晋国再被动反击。等事情办成之后,晋国君臣多少能够辩解是被逼无奈。

然而,周王室早就没有了血性。

当然,也能够将周王室的没有血性视为看清自己,知道没有实力不想惹麻烦。

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周王室大概早就没了。

刘公季子选择性眼瞎,知道不能再提无关紧要的事情,说道:“天子派单公前去见晋君。单公还没有向天子复命。”

“有这回事?”楼令选择性装傻,讶异地说道:“不是师徒正常的走动吗?”

这就是单公朝没有明示天使身份,悄咪咪办事的结果。

生意能够做得那么大的刘公季子,他不可能是一个笨蛋。

刘公季子看得出楼令在装傻,主要也是楼令装得太假。

所以,刘公季子不再提那么回事,改为主动聊起了风花雪月,没有多久就主动告辞了。

“这个人有意思。”楼令知道刘公季子明白正在发生什么事情,而刘公季子跟单公朝一样选择了退缩。

在接下来,楼氏的队伍途经周王室地盘期间,第二个前来拜访楼令的人变成毛公共。

这个毛公共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见到楼令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时间差不多就告辞离开。

鸡毛蒜皮的小事,用得着有封地的公卿过来吗?排除掉想要建立交情,要不就是没有必要的事情啊。

刘公季子和毛公共先后拜访楼令,一个比一个更加客气,前一个还有讲正事,后一个干脆就是瞎寒暄。

如果说刘公季子来谈正事没有谈成,其实后一个毛公共是来给楼令悬崖勒马的机会,只是楼令压根没有当一回事。

还是那一句话,楼令虽然不能表现得更过分,完全无视周王室的权威本身就是比较过分的事情,不知道周王室能不能忍了。

等楼令带队离开周王室的地盘,进入晋国在大河南岸的新领地,半路主动拜谒的人数极速增加。

侯氏之主侯晋带着一大批人,早早地搭设好了场地,隆重迎接楼令的同时,用封臣之礼进行了谒见。

他们就是楼氏的附庸,用臣子的身份拜见,一点毛病都没有。

在举行宴会的时候,楼令很正式地介绍楼武,只是没有提到楼氏在郑地的附庸日后归于楼武管理。

在这个办什么事,用相符合礼节的时代,他们哪怕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事后总有人能够琢磨明白。

现场就了解到什么意思的人?比如侯晋,他很快对楼武改变了态度,比之一开始更为恭敬。

当时的楼令看在眼里,没有看出侯晋有任何过线的举动,也就只是那么看着。

“那是一个聪明人,日后你可以使用。”楼令说得就是侯晋。

至于侯晋敢不敢倒反天罡?楼氏远比郑国更强大,他可以占一些便宜,该做的事情却一定要做,想勾结郑地贵族架空楼武的话,只会迎来楼氏大军的清场。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耍小聪明的下场会很凄惨。

历史上的侯晋是一个聪明人,想来这个历史版本不会笨到哪去吧?

楼令与自己的一众附庸相处,花费了三天的时间,随后就继续启程了。

接下来,他们走一路就被沿途拜访了一路,有郤氏安排在郑地北部的族人与家臣,也有归为郤氏附庸的郑地贵族。

这也是郤氏与楼氏交情很铁,再加上郤氏与楼氏是姻亲,才会发生的事情。

若是郤氏与楼氏没有姻亲的关系,讲道理就是郤氏的附庸不该表现得那么热情。

同理,一旦郤锜或郤至,也能是郤杨与郤耀,他们途经楼氏的地盘,一样会得到那样的待遇。

楼令等人接近卫国的边境,作为前导的探子回报,说是孙林父已经在国界边境线上等待。

“我跟孙林父只是在公开场合有所接触。他摆出这样的态度,一定是有事求我。”楼令心想。

孙林父并不是带上卫国百官在等楼令的到来,跟随左右的人只有孙氏家臣以及周边的卫国贵族。

两人见到面,免不了就是一阵寒暄,随后再去孙林父早就搭设起来的营地。

“听闻吴先君已经现身。现如今正盘踞在姑苏山一带。”孙林父先讲这一件事情。

这个消息不用等孙林父讲出来,事先楼令就已经知道了。

也不知道寿梦是怎么躲,重新出现在姑苏山的时候,身边只有包括三个儿子在内的百人不到。

时间过去了三个多月,申巫臣有率军前往征剿,现下却是让寿梦身边的人增加到三千多。

而寿梦当然不承认晋国扶立的余眛是正牌的吴国之君,只是也没有马上反攻。

现在的情况是,吴国那边分成了两边,一边交战的同时,口水仗就没有消停过。

楼令对吴国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关注,只是没有干涉的想法。

无论是事情的走向是怎么样,申巫臣才是第一负责人。

与此同时,哪怕申巫臣向中枢求援,肯定不是楼氏一家的事情,决定出兵进行干涉,要出大力气也是郤氏。

不是说郤氏多么在乎吴国正在发生什么事情,主要是郤锜坐在中军将的位置上,有些责任就是该由他去承担大头。

孙林父发现楼令的反应很平静,一时间不是那么好搞懂状况。

在很多传闻中,担任晋国中军将和中军佐的人出自郤氏,可是大多数时候是楼氏之主楼令这位上军将在拿国家的主意。

那样一来,无论是讨伐吴国,或是灭了吴国一次再扶立余眛,很多人都以为那是楼令一手操办。

这也是不了解真相的人,他们的想法。

事实是什么?

在那一会,楼令根本不想讨伐吴国,乃至于对讨伐吴国比较排斥。

必须肯定的事情是,郤锜力主讨伐吴国并没有错,不讨伐吴国反倒会弱了晋国的威风。

后续发生的事情属于是失控,比如将余眛扶立成为吴国之君,并且晋国还在吴国进行了驻军。

那些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

事情发生就发生了,楼令顶多就是稍微关注,不会主动去做什么。

甚至可以说,如果寿梦舍得脸面敢冒险亲自到“新田”请罪,会让楼令推动吴国仍旧由寿梦去做主。

为什么?因为楼令不想看到一个分裂的吴国。

哪怕吴国后面会跟晋国过不去,他们不可能跟楚国相安无事。

只要吴国继续跟楚国过不去,事实就是会帮到晋国。

孙林父本是要卖个人情,也是找个话题,再切向另一个话题,结果楼令的反应实在是太平淡了。

“不知道晋卿对郑国怎么看?”孙林父知道话题转得很生硬,怕的是再不说,后面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楼令保持脸上温和的微笑,问道:“卫卿是代表卫国而来吗?”

晋国负责跟卫国进行邦交的家族是荀氏。

讲道理,孙林父出于礼节可以款待路过的楼令,谈正事无疑是越界了。

那又是知道楼令可以制定和左右晋国的国策,所产生的一种效应。

孙林父假借吃酒掩饰了慌张,重新镇定下来,笑呵呵地说道:“恰好遇到晋卿,有此一问。”

哈!?

那可是关乎到晋国的国策,说问就问了。

这种事情发生在当下,说起来也不是那么奇怪。

交情足够好的话,不同国家的高层别说是保密,他们甚至可以互相为对方制定国策。

有问题的地方在于,楼令跟孙林父连朋友都算不上。

“郑国太过于朝晋暮楚了。”楼令选择了回答:“老夫私以为,这般的国家不当存在。”

是谁推动晋国占领郑国那么多的城池?

又是谁,强调占领之后,不用还给郑国?

孙林父恰好知道就是楼令在主导。

“来来来,请饮此觞!”孙林父是一个懂事的人,不再多聊郑国的话题,事后也绝对会奉上厚礼。

有了来自楼令的明示,卫国起码知道该停下对郑国的蚕食。

要不然的话,卫国占领了晋国看上的郑国土地,互相出现了纠纷,说不定卫国要被晋国顺带给收拾了。

知道界线在哪里的孙林父,他会通知宋国吗?

上面那个是楼令重新启程之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宋国最近的小动作有点多。他们变成在害怕晋国,转而谋求跟楚国达成和解了。”

楼令在猜测,会不会在半路上“碰巧”遇到华元来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