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啥也不是的周王室(2 / 2)
刚才,多数卿大夫的意见是在“虎牢”进行解散的仪式,不用等回到“新田”了。
如果在“虎牢”举行解散仪式,起码封地不在“新田”周边的贵族,他们不用再去“新田”一趟。
“回到‘新田’再解散。”郤锜刚才不知道在想什么,走神之下压根就没有说话。
多数卿大夫讲了意见,后一脚被郤锜一句话否定,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两次。
这不,有些卿大夫极力掩饰,脸色还是不怎么好看。
晋君周马上说道:“便如中军将意见吧。”
不是太特殊的情况,晋君周肯定是希望回到“新田”再解散。这能够有效保障君主的权益,也可以为“新田”带去经济效益。
作为一国都城的“新田”里面有太多属于晋君周的产业,出征归来的将士多少是发了笔财,很多人会选择进城消费一波。
只要是在城内完成的交易,其实无论货物来自哪里,反正就是需要交税,收到的税自然落入晋君周的口袋。
不入城交易的话,不用给晋君周交税,只是发生什么纠纷也别想晋君周站出来主持公道。
所以,其实交税就跟在买保障差不多,真不是完全白交的。
班师的日期决定下来,连带要干什么也有了计划,全体按照商议的结果执行便是。
这一趟,他们在打楚国期间取得的收获有限,讨伐吴国却是获得了超级丰厚的战利品。
那是吴国刚刚抢了巢国、徐国、邗国一波,将三个国家的国库搬光,连带多数贵族也遭到了大肆的劫掠。
晋军攻下了“梅里”这座吴国都城,怎么可能会放过发现的物资,一定是全给搬光光了。
所以,晋国不止是抢了吴国在都城的积累,连带巢国、徐国、邗国的积累也落到了晋国手里。
冷兵器时代被这样掠夺致命,可是也不完全致命。
换作是进入工业时代的话,一次这样的损失下来,真不是想要恢复被劫掠之初的工业水平可以容易做到。
因此,步入非冷兵器时期,好些国家只要丢了首都,一般也就没有了抵抗的资本。这是因为首都乃是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一丢就再也无法成批的造出装备了。
晋国需要与参与战争的宋国和卫国分润吗?因为吴军对联军不战而溃的关系,只有晋军前往攻打“梅里”这座吴国的都城,晋国自然不用跟宋国或卫国来分赃。
两日后,晋军从“虎牢”离开,选择走“孟津”的路线。
在当下,周王室已经不直接跟郑国接壤,以前属于郑国的地盘全部归了晋国。
这种现状之下,周王室除了在西南面跟三戎有接壤之外,其它方位已经全是晋国的地盘了。
“是否需要向天子邀功呢?”士匄说得是逼迫楚国去掉王号,连带称王的吴国也被灭了一次的事情。
他们已经进入周王室的地盘,到底要怎么来跟周王室相处,确确实实是一件必须要拿出方案的事情。
晋君周先看一眼郤锜,再看向楼令。
走老路的话,也就是满足于天下霸主的地位,他们是该向周天子邀功。
晋君周会有这样的举动,分明就是有了新的路线。
“直接回国吧。”楼令在需要发表意见的时候,绝不会沉默。
晋国奔着取代周王室而去,再向周天子邀功就显得很不合适了。
迫使楚国去掉王号,功劳为什么不是晋国独享,且跟周王室没有关系呢?
晋国一旦向周天子邀功,实际上就是下对上的一种方式,很现实的情况是现在的周天子也拿不出什么来酬赏晋国。
对了,以前的“温”地可不是属于晋国,也不是晋国灭掉当地的国家获得,其实是帮了周王室大忙,当时的周天子将包括“温”地在内的三块地盘送给了晋国。
周王室能够不知道“温”地的粮食产出数量吗?不是有其它内情,仅仅是晋国帮了周王室一把,多傻才会送给晋国。
一旦发生了什么不合理的事情,必然是由其更为复杂的内情,绝不是史书上的那三言两语。
“直接回国。”郤锜挺瞧不上周天子,其实也不需要他瞧得上。
可以直接与周天子交流的是一众诸侯,臣下之臣连跟周天子直接对话都不行。
因为周天子不直接跟臣下之臣对话的关系,也就需要一名“代言者”,小日子后面给学了去,弄了“鹤音”这么一套玩意。
考虑到小日子学了个半懂不懂,闹出的笑话可不止一点半点,比如先秦两宋的坐,屁股。
郤锜的直接上司是晋君周,按照规则压根不用考虑周天子的感受,出了什么事情也是晋君周去对应。
结果是,周王室那边发愁怎么来酬赏成功迫使楚国去掉王号的晋国之君,可是入境的晋国君臣根本没有派人过来,等于说没有提到楚国去掉王号的事情,更没有按照往常那样邀请周天子前往阅兵,直接给无视掉了。
一直等到晋军跨过大河去了北岸,周王室这边一直都是保持沉默,周天子不对外吭声,也没有公卿前往晋军处进行慰问。
要不然周王室的众人还能怎么样?他们发愁怎么应对,等晋国没有任何表示也会错愕与愤怒,可是终究就是什么都不做才是理智的做法。
打不过是绝对打不过。
大吵大闹一场?即便是成功闹得其余诸侯要给周天子争个公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变得人尽皆知,会搞到周王室想当鸵鸟都当不成。
更甚者,大闹了一场之后,会搞得晋国彻底不再装,打赢了诸侯联军再将周王室收拾掉。
周王室的君臣无比清楚自己能够拉出多少军队,他们也能够知道诸侯不再恭顺,应该祈祷的是晋国君臣没有下决心使用武力。
只是呢,周王室真的什么都不干也不行。
晋军将要离开单国地界的时候,单公朝秘密前来请见晋君周个人。
单公朝只是以老师的身份见晋君周这位弟子,不是用单国之主或周王室公卿的身份来见晋周这位晋国之君。
当时碰巧楼令在与晋君周说话,等单公朝请见,君臣两人面面相觑了有一会。
“臣告退?”楼令得知单公朝过来,还是以老师的身份,再好奇也要给晋君周留下私人空间。
“不不不,上军将还是留下吧?”晋君周并非不好意思面对单公朝,大概猜出单公朝过来干什么,认为至少有一名卿大夫在场最好。
要是之前没有卿大夫在场?那晋君周肯定就不好临时再召唤,因为这样做会太明显。
恰好有卿大夫在吗?这简直就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单公朝被晋君周亲自到军帐外请了进来。
进来后的单公朝看到楼令在场,先是一个愣神之后,再为难地看向自己的徒弟。
为什么单公朝不是直接与楼令交流或暗示?不论实力,只讲阶级身份,单公朝再怎么样也是一国之君,身份还是晋君周的老师,施压也是对着晋君周,才不会朝楼令释放什么信号。
晋君周假装看不懂单公朝的为难,从头到尾都表现得极为热情。
可是无论单公朝再怎么暗示,反正就是晋君周一点让楼令离开的意思都没有。
“咳咳……”单公朝实在没有办法,先故作姿态咳嗽了两声,再笑眯眯地对楼令说道:“楼氏之主可有公务亟待处理啊?”
按理来说,单公朝都这样子了,怎么都该让楼令离开吧?
楼令面无表情地说道:“正与寡君商谈军国大事。若是公卿的事情不着急,可否改日再来呢?”
不是什么大忠臣的楼令,他很乐意帮晋君周一把,乃至于抓住机会要直接掀桌子。
无论是周王室的公卿,还是单国之主,反正又不是楼令的主上,愿意就给面子,不愿意也就那样。
当然了,看着单公朝是晋君周老师的前提之下,其实多数晋人很愿意在不涉及自己利益的前提下给单公朝一些面子。
现在的情况是,晋君周需要楼令当挡箭牌,肯定会让楼令先照顾晋君周的需要。
“国君面对自己的老师需要留有情面,一些事情不会做得太过分。单公现在过来,还是这副打扮,明显隐藏了身份。看来是周天子有任务给单公了。”楼令得出这种结论。
无疑,作为晋君周老师的单公朝,他真的是在这个时候来找晋君周的最佳人选。
不一定非要单公朝在晋君周这里获得一个答案,能够窥探出晋君周的态度,只要晋君周的态度不是那么坚决,总有办法来缓和糟糕的局面。
如果晋君周本人没有对周王室不敬的心思,乃是受到了大臣的胁迫?对于周王室则是一个更好的消息。
“好好好,那寡人直接说吧。”单公朝看上去有些恼怒,转头对晋君周问道:“你到底想干什么,在干什么。”
单公朝算是看出晋君周故意留下楼令,脾气一下子上来,行为有些过火了。
老师和徒弟是私人的关系。没有外人在场,师徒怎么样,那是师徒之间的事情。
晋君周除了是单公朝的徒弟之外,还是晋国之君。
当着晋国大臣的面,摆老师的谱?通常情况下不是不行。
问题是,现在不属于通常的情况。
楼令霍地站起来,不吭一声地走到晋君周身侧站定,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单公朝看。
只能说,单公朝看到楼令往晋君周边上那么一站,并且楼令眼睛直勾勾盯着自己,一瞬间脑子懵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