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人间百态(1 / 2)
印尼搞出来的这个事情,随即被周浩所部狠狠收拾,仅仅几天时间,苏哈托就扛不住了,需要请求荷兰米国英国等国出面斡旋,希望周浩能够停止针对印尼的军事行动。
为了惩戒苏哈托,周浩直接派遣了两个舰队五十多万人以及特战司令部的两万多人。
周浩的目的彻底干翻苏哈托,将印尼那些正在遭受苦难的同胞解救出来。
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需要在军事上彻底击败苏哈托手下的部队。
苏哈托手下有五十多万人,然而就是他们这五十万大军,在游击队的打击下居然只能在家婆罗洲老老实实守着城镇不敢出门。
周浩有时候甚至还在想,如果相持的时间长一点,那些被游击队打得退守城镇的所谓印尼正规部队,会不会在被围困下直接选择投降。
可惜的是,这些印尼军队还远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就被得到特战部队补充,实力大进的游击队几天时间就击败了。
婆罗洲是有大量的华人,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苏哈托在婆罗洲也布置了三十万大军。
可惜的是,这不到一个月,苏哈托的底气,印尼的三十万大军就彻底战败,除了少数人阵亡之外,绝大部分的印尼军队选择了直接投降。
印尼的情况还是稍微要好那么一点的,它还可以断尾求生,放弃在婆罗洲的几个省,印尼还是能够继续存在。
然而,被印尼人忽悠的沙捞越当局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位于婆罗洲北部的沙捞越,我国同胞的比例更加高。
沙捞越当局的骚操作,直接让游击队把他们给赶出了婆罗洲。
周浩在婆罗洲的军事成功让印度苏俄以及同为东南国家的菲律宾马来亚等国的恐慌和不满。
当然不满的是印度和苏俄等在东北国防军手里吃了大亏的部队。
而菲律宾马来亚等地东南亚的国家,则被周浩的手段给彻底吓懵圈了。
你们是游击队啊,不要这么嚣张好不好?居然把人家印尼的政府,按在地上摩擦。
些已经不是脸面的问题了。
因为菲律宾和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都很清楚,他们国家政府军的战斗力其实也就和印尼的政府军相差不大的。
而且他们国内同样有不少的华人。
如果周浩在他们的国内也组建华人游击队,那他们的下场绝对和印尼相差则不多。
为了杜绝这样的事情发生,东南亚各国都以最快的速度出台了保护华人权益的法律。
看到这些国家的这种表现,周浩也不禁摇起了头。
还真的印证就那句话,只要你的拳头硬,你周围人都是友好的,甚至可以说是献媚的。
先不管这些国家了,现在对周浩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彻底掌控婆罗洲,还是合理合法地掌控婆罗洲。
那么摆在周浩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其一,婆罗洲的华人直接重建兰芳共和国。
很明显这个新组建的兰芳共和国的话事人肯定是周浩的人。
因为,如今占据婆罗洲的那些游击队的领导者基本都是东北国防军情报部门的情报员
其二,周浩可以和苏哈托要求,让他直接把婆罗洲割让给东北国防军。
这样在名义上,婆罗洲就成了东北国防军防区了。
这样直接对婆罗洲占据,至少在法理是说得过去的。
看着周浩居然在东南亚又弄到他一块地,印度和苏俄方面心里就非常不爽了。
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周浩所部在东南亚直接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
可是,让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周浩扶植的游击队则太能打了,居然把印尼的政府军打得抬不起头。
印度德里,仍然在位的印度总理辛巴看到眼前的国防部长辛格和外交部长阿米尔。
“二位,盼星盼月,终于盼到周浩和他的东北国防军再去陷入战事。
如果周浩所部能够深陷其中,短期内无法抽身,那么我们的机会是不是就是出现了。”
短短几年时间,辛巴的头发胡子几乎全白了。
他在想方设法让印度的军队更加强大,让伟大的印度再次伟大,消耗了辛巴太多的精力。
使得四十多岁的辛巴看上就像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
“辛格,我们的军队现在如何了?几年时间过去了,我们的战斗力提升了多少?还会不会再次一碰到了东北国防军就一败涂地?”
辛格赶紧一个立正,老老实实地回答:
“总理阁下,我们邀请了米国的军事顾问团亲自训练我们的军队,这几年时间过去了,用米国军事顾问团团长的话说,如今的印度军队已经是当今天下一等一的精锐部队。
我们的部队战斗力已经不输当初的日军了。”
其实,米国军事顾问团团长米歇尔没有说的是,这仅仅是训练时的表现,至于实战时的表现,那就不得而知了。
如今的印度拥有三百万大军,其中陆军二百五万,空军三十万,海军二十万人。
仅仅就陆军而言,如今编成一百个野战师,其中十五个重炮师,十五个坦克师。
空军方面,经过这几年近乎玩命训练,如今印度已经拥有一万两千名合格的飞行员。
而米国也把他们那些退役大都战斗机和轰炸机什么的一股脑都给印度搬了过来。
这就使得如今印度拥有近乎一万五千架各型战机。
在各种南亚各国的对抗中,已经凸显出印度军队的优势。
但是,印度仍然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之前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世人都说那个时候的印度军队和东北国防军等部队相比,优势明显,结果如何?大家都是清楚的。
被人们口中的弱势一方给打成狗了。
那可真的和赶牲口差不多。
这也造成了,如今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印度都是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但是印度还是不敢有丝毫的轻举妄动。
他们在等待机会,等待北方大国陷入战争泥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