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史记》成,父亲现(2 / 2)
这一幕就这样定格,意味成为历史,也说明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值得被留存,值得记录和尊重。
直到大幕完全落下,李信和司马迁才收回了作揖的手。
“此乃《史记》之开篇,记在了华夏民族人文始祖黄帝的生平,四千多年前炎黄合体,诸侯宾从,开创了民族融合,安定一统的上古治世!”李信感慨道,
“此后全时间华夏人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这个名字千年不改,万年不变。”
李信说完这句话,现场的人忍不住纷纷鼓起掌来。
话剧就是如此,带入大家进入情境,让你哭也让你笑,更让你感动。
掌声过后,又一帷幕慢慢打开。
大家就看了过去。
首先就看到了一个故人的背影,似乎正望着月亮。
帷幕全部拉起,那人也是开口说道。
“日月永恒,这月亮照过多少人,人生苦短数十个寒暑,司马迁你和朕一样都老了!”
说完这话,那人转过身来,司马迁自然是看到了那人,原来是汉武帝。
“《太史公书》中的黄帝你写的很好,崇德尚武赈抚万民,我大汉应效仿黄帝之美德,后世应当以黄帝为典范!”
“谢陛下!”司马迁恭敬的说道。
司马迁就为汉武帝介绍起《太史公书》来,其实也是为在场的观众介绍。
可以说这本书跨越的年代很长,记录的东西也非常多。
“青史可以资政,可以育人,此书很重要,但也不可随意翻阅流传,朕会择精要篇目让皇子们读读!”
听到这话,司马迁能说什么,只能是拜谢陛下。
汉武帝也是夸赞了司马迁,说这本巨着也只有大汉太史才能写出。
也就说司马迁之能。
书已入阁,并被皇帝肯定,司马迁热泪盈眶,久久不能自语。
《太史公书》虽然已经入阁,但是他还留有一部,是为了留个世人的。
谁知道入阁之后,这书会如何,哪怕是现在会让人看,那以后了?
更何况汉武帝也明确了,这书不可随意穿越,给皇子看看。
岂不是白费了他的整理,白费了他与他父亲的努力,很可能就会断绝。
司马迁自然是要留一手,在家也要留一部,不给比人看,自己的子孙还是可以的。
到时候不至于此书断了传承。
相信皇帝的话,还不如相信自己。
他着书也参考过《尚书》,那《尚书》可是几经战火,国藏的《书》已经没有了。
要是不准备一份,如何能放行。
这可是前车之鉴啊,更何况是竹简所着,保存可不方便。
“青史人人可读,人人应读!”李信感慨道。
对于司马迁的做法,李信是赞成的。
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真的很可能全军覆没,多留一部还是好的。
“我终于可以告慰先父!”司马迁高兴的说道。
之前受到了腐刑,司马迁都不敢去祭拜自己的父母,觉得有愧。
现在完成了这本巨着之后,他也就无憾了。
当司马迁说完这话,司马谈出现了,一道光打在了他的身上。
还是死前的那套装扮,一样的年纪。
“迁儿,辛苦了!为父代司马家族谢谢你!”司马谈激动的说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