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钓鱼(1 / 2)
就在此刻,在场的所有人仿佛同时被按下了某个神秘按钮,纷纷进入了一种名为贤者模式的奇妙状态。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开始翻涌起各自的小心思和盘算。即便是此前一直按兵不动、宛如沉睡巨兽般的房家,此时此刻也骤然活跃起来,积极地投身于线索的探寻之中。
毕竟,若能成功搞定李佑这个关键人物,对于房家而言无疑将带来诸多丰厚的利益回报。
与此同时,远在皇宫那金碧辉煌的御书房内,李二则悠然自得地坐在那里,既没有像往常那样兴高采烈地举办盛大的派对狂欢,亦未曾前往后院挥汗如雨地练习枪法。
相反,他正无比惬意地轻抿着美酒佳酿,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闲适。
“张阿难啊,那些家伙们是否都已经有所行动啦?”李二微微抬头,看向身旁恭敬站立的张阿难,嘴角挂着一抹似笑非笑的神情。
张阿难凝视着眼前这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胸有成竹的皇帝陛下,心中不禁暗暗感叹:这才是真正最为可怕的棋局操控者啊!
身处于深宫内苑,却已然能够轻而易举地掌控整个天下局势的走向。甚至连那位向来自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长孙皇后,恐怕也难以逃脱其缜密的算计与布局。
“回陛下,正如您所预料的那般,各方势力皆已开始行动了。”张阿难赶忙躬身回应道。
李二听闻此言,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缓缓点头说道:“嗯,不错。此次李佑背后之人可不简单呐,居然能够成功说动阴家参与其中。由此可见,他们定然或多或少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强大底牌。”
言罢,李二再次端起酒杯,轻轻晃荡着杯中的琼浆玉液,眼神深邃而犀利,似乎透过这透明的液体,已然洞悉了这场错综复杂的权谋争斗背后的所有秘密……
张阿难的神情猛地一滞,眼眸中闪过一丝惊愕,但这种惊讶只是稍纵即逝,转瞬间他便像是醍醐灌顶一般,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名字——骷髅殿!
“陛下,您说……会不会是那神秘莫测、令人闻风丧胆的骷髅殿所为啊?”张阿难小心翼翼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揣测与不确定。
听到“骷髅殿”三个字,李二的眉头紧紧皱起,脸色变得阴沉无比。
他冷哼一声道:“除了他们还能有谁?此前李佑就跟这骷髅殿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此次想必是想要借李佑的身份来兴风作浪,妄图颠覆朕的江山社稷!可朕万万没有料到,就连阴家居然也掺和进来了!”
说起阴家,李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想当年,若不是自己迎娶了阴妃,恐怕阴家早已被李渊满门抄斩,不复存在了。
而如今,阴家的人竟敢恩将仇报,背叛于他,这怎能不让李二感到怒不可遏呢?
“陛下,若是李佑当真动手叛乱,那阴家是否参与其中,又有多大关系呢?”张阿难突如其来的这番话语,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夜空,令李二不由得当场怔住了。
是啊,真的那么重要吗?李二在心里暗暗自问着。片刻之后,他缓缓摇了摇头,自言自语般说道:“似乎确实不怎么重要了。一旦谋反的罪名落实,阴家不论怎样都难以逃脱被诛灭九族的悲惨下场。”
就在这时,李二仿佛突然之间恍然大悟,一下子明白了骷髅殿为何能够成功拉拢阴家一同参与这场阴谋。
或许是骷髅殿许给了阴家某些无法拒绝的利益诱惑,亦或是利用了阴家人心底深处对于权力和财富的贪婪欲望。但不管原因究竟是什么,李二深知,一场腥风血雨即将席卷而来……
显而易见,阴家此刻已陷入进退维谷之境,毫无选择余地。只因那李佑一旦蓄意滋事生非,阴家定然难以独善其身,必然会遭受牵连。
更为棘手的是,即便知晓这一状况,阴家亦不敢轻易告发,否则自身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家族观念于此处根深蒂固、坚如磐石,在此关键时刻,任何胆敢背叛家族利益之人,皆会遭到众人鄙夷与唾弃。
“一切为了家族”这一理念在当今之世彰显得淋漓尽致,即便是那些名门望族亦无法超脱于此等世俗观念之外。
“陛下啊,阴家向来财大气粗,如今阴妃这番敛财之举着实令人玩味深长呐!”李二闻听此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若不是李佑妄图组建一支所向披靡的超级强军,又何须阴妃如此煞费苦心地积聚财富呢?
“莫非他欲效仿当年,打造重甲骑兵不成?”李二一念及此,脑海之中瞬间浮现出昔日威震天下的玄甲军。
想当年,玄甲军仅以区区三千之众便大破敌军十万雄师,其赫赫威名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而之所以能取得这般辉煌战果,正是得益于玄甲军乃是身披重甲的精锐铁骑。
遥想当年,纵使强如李唐王朝,倾尽全力也不过堪堪铸就三千这样的钢铁劲旅。
然而,正是凭借着这支人数虽少却战力惊人的骑兵队伍,李唐方能迅速击溃窦建德统率的十万大军,成就不世之功。
“陛下,依老奴之浅见,此事关系重大、非同寻常,咱们万万不可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呀!此时此刻,最紧迫的任务当属尽快将玄甲军召回京城,以备不时之需,防止可能出现的意外状况!
如今这玄甲军已然被拆分开来,一部分驻扎于陇西,另一部分则部署在了并州,而留在长安的玄甲军数量实在有限,仅仅只有寥寥两千人马罢了。
虽说这两千玄甲军实力强劲,但终究也不是无懈可击、万无一失的啊。尤其令人忧心忡忡的是,当下齐王李佑的立场尚不明确。
万一他当真与那神秘莫测的骷髅殿勾结起来,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毕竟这骷髅殿之人向来行踪飘忽不定、神出鬼没,想要对其加以防备实属不易呐。”
李二眉头紧锁,略作沉思后说道:“此刻调遣人员回京确实不太现实,此举极易引起对方警觉,反倒会弄巧成拙、打草惊蛇。”
作为久经沙场的战术大家,李二深知越是面临危急时刻,越需要冷静沉着、小心翼翼地应对处理。
站在一旁的张阿难脸上流露出些许担忧之色,对于重甲骑兵强大的战斗力,他可是心知肚明。倘若真到了需要正面交锋之时,这区区两千玄甲军能否抵挡住敌人的进攻,着实令人难以预料。
想当年,那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使得李二之名威震天下。正是凭借着大唐那令人闻风丧胆的三千玄甲军,各方势力对其皆心怀忌惮。
此刻,面对众人对于自身安全的担忧,李二却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即便李佑有心造反,想要成事也绝非易事,短期内无需过度忧虑。”
然而,一旁的张阿难却是心急如焚,他深知若李佑当真在暗中打造重甲骑兵,那么李二将会面临巨大的威胁。
于是,他再次急切地劝道:“陛下,此事关乎重大,不得不防啊!”
听到张阿难如此焦急的话语,李二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的看法。紧接着,李二话锋一转,提及了房二郎在北方所获的众多良驹。
原来,那些上好的战马被留在了雍奴之地,但李二至今尚未支付相应的款项给房二郎。不仅如此,李二还笑着说起曾听闻房俊整日为此叫苦不迭,抱怨自己无力承担饲养这数十万匹战马的费用。
而对于这些事情,张阿难自然也是心知肚明。毕竟雍奴地域辽阔,但其土地贫瘠,资源匮乏,要养活这数量庞大的几十万匹战马,着实是一项艰巨无比的任务。
“陛下是打算精挑细选一批良驹战马,以此来扩张玄甲军的规模吗?”
李二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神秘的笑容:“并非只是单纯地扩大原有玄甲军的规模那么简单,朕意在重新塑造、精心打造出另一支全新的玄甲军。”
对于那深藏不露且手段阴险狡诈的骷髅殿,李二心里自然是心知肚明。长安城中究竟潜伏着多少骷髅殿的爪牙眼线,恐怕无人能够确切知晓。
值此关键时刻,他实在不敢贸然行事,轻易去冒任何风险。思来想去,最为稳妥可靠的策略便是再度筹组起一支玄甲军,唯有如此,方能确保自身及朝廷的绝对安全无虞。
然而,摆在眼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则是兵员的来源问题。毕竟想要招募到合适的士兵并非易事,更何况还要从中筛选出足够数量的忠诚之士更是难上加难。
为此,李二不得不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一番,力求想出一个万全之策以解燃眉之急。
“陛下圣明睿智,如此一来便可不惧有人暗中混入队伍之中捣乱生事了。”听闻此言,一旁的大臣们纷纷点头称是,表示对皇帝决策的由衷钦佩与赞赏。
紧接着,李二转头看向身旁的张阿难,郑重其事地下达命令道:“百骑司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便是从众多候选者当中严格选拔那些忠心耿耿的骑兵将士,初步拟定的名额为一万两千人,但实际上真正能称得上精锐的只需三千即可。”
张阿难听后不禁倒抽一口凉气,心中暗自惊叹不已。一万二千名骑兵啊!这无疑将是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要知道,大唐实行的乃是府兵制度,由于种种条件限制,骑兵部队的组建向来都是困难重重。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每名骑兵都必须自行配备优良的战马坐骑,仅仅是这一项要求就使得许多有志于投身军旅之人望而却步,只能无奈叹息摇头。
在繁荣昌盛的大唐时期,骑兵们所享受的待遇着实令人艳羡不已。倘若他们能够投身战场,并有幸平安归来,便能斩获丰厚的功勋。
而且,对于这些英勇的骑兵而言,娶妻成家亦非难事。与普通步兵相较之下,骑兵不仅整体素质更为出众,更因其所具备的专业技能而被视为技术兵种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