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我在大唐做战神 > 第839章 太子慌了

第839章 太子慌了(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毕竟李承乾乃是他的嫡长子,作为父亲,他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倘若长孙无忌等大臣们纷纷出言求情,那么李二陛下便能顺势而为,找到一个台阶下。

如此一来,哪怕李承乾最终仍免不了被幽禁之罚,至少也不会闹到需要出动禁军将其围困的地步。

令人惋惜的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长孙无忌竟然如同雕塑一般,紧闭双唇,始终保持着缄默,甚至连半句求情之语也未曾吐露。

如此一来,李二陛下顿感脸上无光,仿佛被当众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收场才好。

此时此刻,长孙无忌坐在桌前,面前摆放着一只香气四溢的烤全羊。然而,他的心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完全顾不得品尝美食。

只见他一边机械地往嘴里塞着羊肉,一边眉头紧锁,苦思冥想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为何会令圣上龙颜大怒。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那只原本完整的烤全羊逐渐变得残缺不全,最后只剩下一堆骨架,但长孙无忌却仍未参透其中的玄机。

由于吃得太多太快,长孙无忌的肚子已经鼓得像个皮球似的,难受极了。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无法理清头绪,弄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无奈之下,他只得暂且放下心中的疑惑,转而思考起其他事情来。“罢了罢了,既然想不明白,那就先不想了。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想方设法寻个机会去见见观音婢才行。”

而另一边,房家此刻的氛围显得颇为诡异。长孙皇后的态度让房家上下所有人都如释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房乔啊,依我看,目前咱们房家应该算是暂时安全无虞了。不过,你可有想好下一步的打算?”屋内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房玄龄,等待着他的回答。

此刻,卢氏的心间仍旧萦绕着丝丝忧虑。虽说李承乾之事与房家关联甚微,然而作为一位母亲,尤其是面对长孙皇后这般强大且记仇的女人,她又怎能毫无忌惮呢?

房玄龄此刻亦是忧心忡忡,尽管长孙皇后眼下有意缓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表面看来房家似乎已大获全胜。可此事绝非如此简单便能轻易了结。

“我打算尽早乞求辞官归隐,待那时渐渐淡出众人视线。”卢氏无奈地轻叹一声道,“或许也唯有如此了。”实际上,房家向来缺乏与李二正面交锋的底气。

虽身为世家之一,但其规模较小,实力远不足以与李二抗衡。于当前形势而言,停战无疑是对双方最为有利的选择。

“房乔啊,你此番乞求辞官归隐,上头能否应允尚不得而知。”毕竟在此敏感时期,房玄龄突然提出这样的请求,着实过于引人注目。

要想顺利达成所愿,恐怕还需等待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方可成事。

“目前来看确实是不可以的啊!朝堂之上众多官员皆将目光聚焦于我身上,此刻若贸然提出辞官归隐之事,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啦。不过嘛,倒也并非完全毫无希望可言,再耐心等待些时日看看情况如何吧。”

房玄龄心中跟明镜儿似的,他深知在此敏感时期向陛下请求告老还乡,李二必定不会应允。所以唯有等到相关事态逐渐平息之后,或许才有一线可能。

“那么是否能够想办法尽量拖延一下上朝履职的时间呢?”房夫人满怀期望地问道。

“唉,这恐怕难以实现呐。现今长孙无忌所承受的压力可不小,以他的性格和手段,定然不会轻而易举地放过我、让我得以安然脱身于事外的。”

房玄龄对于长孙无忌可谓知根知底,回想起先前李承乾那件事情发生之时,长孙无忌居然未做出丝毫表态与反应,由此可见其心中早就已有盘算和计较了。

“那长孙无忌接下来究竟会采取何种举动应对此事呢?”卢氏向来对长孙无忌没什么好印象,尤其记得从前长孙无忌说话总是阴阳怪气的,令人心生厌恶。

“咱们家的长子已然动身南下而去,而尚书省掌控着整个天下的政务大权......”说到此处,房玄龄忽然止住话语不再往下说了,但聪慧如卢氏者,仅仅听到这里便已心领神会——要知道,当下执掌尚书省的正是长孙无忌此人呐!其所拥有的权势之大实难估量。

赈灾之事牵扯甚广,绝非仅靠房家倾尽所有财产便能轻易解决。即便如此,其中仍潜藏着诸多棘手难题。

尤其是在这关键时刻,如果尚书省从中作梗、故意刁难,那对于房遗直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功绩恐怕也会大打折扣。

“大郎此次所立之功决不可少啊,否则咱们投入的那些钱财可都白费啦!”有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没错!依我看呐,顶多再过半个月,我就得回朝当差了,要不然光凭老大一人顶着,压力实在太大喽。”房玄龄面色凝重地点点头,表示已有应对之策。

实际上,房家慷慨解囊出资赈灾一事,表面看来是义举,背后却隐藏着各方势力的暗中博弈与盘算。

李二此举意在削弱房家的财力;而房家呢,则期望借此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他们迫切需要等待长孙皇后回宫,因为唯有了解长孙皇后对此事的态度和立场,房玄龄才能决定是否应继续入朝为官。

倘若长孙皇后对房家心存芥蒂、有意打压,那么房家日后的境遇必将变得艰难万分。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与反复讨论,众人终于艰难地达成了一致意见:“行吧,那便如此决定了,半个月之后,就由你来上朝当值。”

卢氏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她深知对于房玄龄而言,眼下可供选择的余地实在不多。

“夫人莫要忧心,为夫定会抓紧时间向圣上呈交乞骸骨之请。只是事成之后,恐怕咱们就得在这长安城长久定居下来了。”

房俊远在雍奴为官,而房玄龄及其家眷们却只能留在长安,此乃朝堂之上由来已久的惯例。尤其像房玄龄这般颇具影响力之人,想要到外地安享晚年几乎是天方夜谭之事。

通常情况下,他们都得先在京城被雪藏数年之久,待到其昔日积累的威望逐渐消散、于朝中的影响力日渐式微之时,方可获准离开长安这片是非之地。

“住在长安倒也无妨,只要咱家二郎和大郎能在外面闯出一片天地、有所建树,那咱们一家人便能安然无虞了。”

卢氏又岂是愚钝之人?她心里明白得很,一旦房玄龄成功乞骸骨,李二陛下大概率便不会再对他动手了。毕竟这其中涉及到一场微妙的政治交易,以李二陛下的睿智,定然能够心领神会。

一旦动了房玄龄这种乞骸骨的老臣,后果李二都承受不了,人人自危之下,就算李二是皇帝也撑不住的。

飞鸟尽良弓藏,这种事是老臣最为惧怕的,现在李二没有做这些,大家还能愉快的玩耍,要是做了,李二这边就要众叛亲离了。

房玄龄目光如炬,将这一切看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未雨绸缪,早些抽身而退。

此时,在东宫里,李承乾正满心欢喜地盼望着长孙皇后能够有所作为。

“房府那边的消息怎么还没传来啊?”李承乾焦急地询问着身边的称心。

自从得知长孙皇后亲自前往房府后,他便坐立不安,心情异常激动。因为他深知,如果长孙皇后此番行动成功,说不定就能帮助自己摆脱目前的困境,重回昔日的辉煌。

站在一旁的称心心里却暗自嘀咕:“这位娘娘陛下当真有如此能耐吗?”说实话,称心内心深处并不希望长孙皇后取得任何成果。

毕竟,眼下李承乾所处的这种状态对他而言最为有利。只要李承乾继续沉沦下去,他称心便能更好地掌控局势。

然而,面对李承乾满怀期望的眼神,称心表面上仍装作胸有成竹的样子安慰道:“殿下莫急,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好消息传来的。”称心心里很清楚,自己背后之人势力庞大,想要探听点消息绝非难事。

听到称心这么一说,李承乾稍稍安心了一些,但心中的忧虑仍旧挥之不去。毕竟,他如今这般狼狈的处境,归根结底都是拜他那高高在上的父皇——李二所赐。想到此处,李承乾不禁长叹一口气,只能默默地祈祷长孙皇后此行能够顺利达成目的。

若不是称心尚有可用之处,恐怕李承乾早就毫不留情地将其斩杀了。于李承乾而言,这世间唯有那至高无上的皇位才是令他心心念念、难以割舍之物。

正在此时,殿外忽地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只见一名身形瘦小的小太监匆匆而入,手中紧紧握着一个竹筒。李承乾见状,眼神一亮,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去,一把夺过竹筒。

他迫不及待地打开竹筒盖子,从中取出一张轻薄得宛如蝉翼般的纸张。

然而,当他定睛看清纸上所书之内容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紧接着便是一阵狂风暴雨般的暴怒咆哮声从他口中传出:“怎会如此!这绝不可能……”

李承乾瞪大双眼,满脸难以置信之色,双手因愤怒而不自觉地颤抖着,那张原本就轻飘飘的纸张此刻更是被他揉成一团废纸。

“她为何不肯相助于我?究竟是何缘由啊……”李承乾怒不可遏地质问着四周空荡荡的空气,仿佛那看不见的敌人正站在眼前与他对峙一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