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宛城攻防战(1 / 2)
楚军兵临宛城,旌旗蔽日,战鼓震天,这支以骁勇善战着称的军队,在抵达宛城后,迅速展开了攻城前的部署,仅半日便完成攻城准备,随即采取围三缺一之策,对东门、西门、南门发起猛烈进攻。
楚军将领深知兵法,故意留出北门,意在动摇守军意志,迫使其弃城而逃。
其实,楚军在抵达宛城之前,军中的参谋就已经展开了攻城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楚军将领派出斥候详细侦查宛城的防御布局,了解城墙的高度、厚度以及守军的兵力分布。
根据侦查结果,楚军主将深知宛城乃郑国重镇,城墙高厚,守军精锐,若强攻硬打,必然损失惨重。
于是最终决定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术,集中兵力攻击东门、西门和南门,而故意留出北门,以制造守军的心理压力,迫使其在压力下选择撤退。
楚军的部署迅速而有序。
东门由楚军精锐步兵主攻,配备大量云梯和冲车;西门则由弓箭手、弩箭手,投石机和步兵协同作战,试图以远程火力压制守军;南门则由最为精锐步卒负责强攻,准备在关键时刻发动致命一击。
与此同时,楚军在北门外设下伏兵,准备在守军溃退时予以截杀。
随着楚军主将一声令下,攻城战正式打响。
楚军弓箭手首先向城头发射密集的箭雨,试图压制守军的反击。
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城头上的郑国守军不得不暂时躲避,但他们的训练有素很快显现出来,守军弓箭手在盾牌的掩护下,迅速组织反击,箭矢从城头倾泻而下,楚军前锋部队迫于敌军的锋芒不得不暂时后撤躲避。
东门方面,楚军精锐步兵在箭雨的掩护下,迅速将云梯推向城墙,士兵们冒着守军的滚木礌石,奋力攀爬,守军则用长矛和刀剑奋力抵抗,双方在城墙上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
楚军士兵勇猛无比,但守军凭借地利,顽强地将楚军一次次击退,云梯被推倒,冲车被烧毁,楚军的攻势一度受挫。
西门方面,楚军弓箭手试图以密集的箭雨压制守军,但守军利用城墙上的掩体,有效地躲避了楚军的火力。
与此同时,守军也在城头上时不时的使用投石机利用城墙的高低优势予以反击,巨大的石块从天而降,砸向楚军的攻城器械和士兵。
楚军步兵利用他们各自积攒的经验进行灵活闪避。
当然在楚军的箭雨和石块的夹击下,守城的郑国军队在最初的时候伤亡惨重,防守力度一度减弱,后来或许是适应了楚军的攻势力度和距离,也开始进行有效的躲避。
南门方面,作为主攻的将领景璜压力很大,为了进一步激励士气,他身穿铁甲,亲自冒着敌军的箭矢快速冲向宛城的南门,在盾军的掩护下,景璜带着两千战兵冲破了敌军的箭雨覆盖范围。
当楚军将云梯死死的扣在宛城城墙之上后,楚军的弓弩手立刻对城头的郑军进行了压制,使得楚军有时间和空间迅速的攀登城墙。
景璜出身不凡,身边有不少亲卫在给他遮挡流矢和明箭。
但景璜作为兵学院当年的首席生,他的能力和武力都是毋庸置疑的,手里的大刀被他舞得虎虎生风,身体灵活多变,在云梯之上,巧妙的避开了一个个落石和滚木,硬生生的成为了先登者。
当他一马当先的越过宛城城头之时,迎来的就是郑军五六支长毛的突刺,但都被景璜挡开,而后又挥动手中长刀,硬生生的在这城墙之上留出了一个一米的空挡。
然后景璜的亲卫们这时也终于来到了城墙之上,为景璜分担了不少压力。
在勇猛的景璜的带领下,楚军在城墙上取得的立足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登上城墙的楚军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