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 > 第1952章 气氛紧绷

第1952章 气氛紧绷(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赵长天接过本子,仔细翻看了几页。

赞许地说道:“王媛,你做得很细致,辛苦了。

有你在,语言这关我们绝对没问题。”

张建国也推了推眼镜,接着说道:“我昨晚按照你的要求。

把软件技术详解资料又完善了一遍。

增加了一些实际案例分析。

还有对未来技术升级的展望。

今天一定能让英方对我们的技术更有信心。”

“张工,有您把关技术,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您这是咱们的技术后盾。

有您在,任何技术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赵长天连忙应道,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感激。

李律师放下手中的文件,开口道:“我这边也没闲着。

通宵复核了合同,细化了合同案例支撑文档。

从国际商务惯例、类似成功项目合同条款等方面。

为我们的每一个诉求找到了坚实的依据。

今天谈判可得重点关注,绝不能在法律条款上吃亏。”

王华也兴奋地凑过来,说道:“我给大家带来了最新的行业动态传闻。

虽然还没有确凿的消息。

但据说有几家竞争对手也在觊觎这个项目。

我们得加快进度,突出我们的优势。”

说着,她将手中的资料分发给大家。

众人边用餐边热烈地交流着。

你一言我一语,仿若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

就在这时,王崇仁董事长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餐厅。

众人见状,纷纷起身问候。

“大家都坐,继续吃早餐。”

王崇仁微笑着抬手示意,随后也加入了讨论。

“今天可是关键的一天,咱们要全力展现公司实力。

让英方看到我们的专业与诚意。

如果有实地考察安排,一定要把我们的优势全方位地展示出来;。

是线上展示,也要做到毫无破绽,让他们如同身临其境。

我相信大家的能力,希望大家延续之前的默契与干劲。

把这个项目稳稳拿下。”

董事长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若给大家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顿了顿,王崇仁接着说道:”长天,今天还是由你总揽全局。

你有没有信心完成今天的谈判任务?”

赵长天神色庄重地说道:“我有信心!

董事长放心,我们都准备好了。

昨天我们已经初步摸清了英方的态度和关注点。

今天我们会针对这些问题,各个击破。

张工负责技术讲解。

李律师把控法律条款。

王华提供市场数据支持。

王媛保障翻译精准流畅。

我来协调各方,确保谈判顺利进行。”

“很好,大家齐心协力,我相信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王崇仁满意地点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与信任。

对王崇仁来说,之所以让赵长天承担如此重担。

一方面,是王崇仁确实越来越认可赵长天的能力。

认为他可堪大任!

另一方面,则是王崇仁此次出国,还肩负国家的秘密使命。

为此,他需要分出相当时间和精力。

甚至,为了完成秘密使命,有时他会缺席谈判会议。

刘坤为了协助王崇仁的秘密工作,也会经常缺席谈判会议。

在这种情况下,王崇仁只能排除刘坤,选择其他放心的人选——

负责领导团队进行谈判。

原本,在来英伦之前,王崇仁的备用人员是王华或者张建国。

但赵长天的出色表现,让王崇仁临时改变了主意。

餐毕,众人带着满满的信心和决心,前往会议室。

一路上,大家交流着最后的准备情况。

偶尔还开几句玩笑,紧张的气氛中透着几分轻松融洽。

抵达会议室后,英方代表提出,要考察黎光重工过往的成功案例。

显然,英方在会议开始之际白提出这个要求。

有突然袭击之意。

但代表团成员却并不慌乱,因为已经做好了相关预案和准备工作。

片刻后,黎光重工代表团,乘坐英方安排的专车——

前往集团在伦敦附近的项目——“格林智慧新港”。

这个项目是在前年完工,并投入使用的。

截至目前,运营状况良好。

车窗外,伦敦的街景如幻灯片般缓缓闪过。

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高楼交相辉映,透着独特的魅力。

赵长天坐在车内,心中却在默默梳理着待会儿要向英方介绍的要点。

王媛坐在他旁边。

也在抓紧最后的时间熟悉专业词汇的翻译。

抵达项目地后。

英方代表们陆续下车。

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审视与期待。

赵长天等人也纷纷下车。

赵长天面带微笑,用流利的英语说道:“欢迎各位来到我们的‘格林威治智慧新港’项目现场。

接下来,我将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与运营情况。”

王媛在一旁集中注意力。

一旦赵长天表达有误,或者英方代表听不懂。

她会第一时间进行解释、翻译。

“格林智慧新港”规模宏大,拥有20个专业泊位。

可同时容纳超大型集装箱船、邮轮以及各类散货船停靠作业。

其年货物吞吐量高达5000万吨。

在区域物流运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港口配备了300余台先进的智能装卸设备。

这些设备均采用了最前沿的自动化技术。

从货物的装卸、搬运到存储。

全程无需大量人力干预,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众人沿着既定路线前行,赵长天边走边介绍:“这个项目在建设之初,面临着诸多挑战。

就拿地质条件来说。

这里的地下土质松软,且含水量较高。

给基础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我们的团队经过反复研究、试验。

最终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打桩技术——‘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法’。

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仅如此,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充分考虑了当地环保组织的诉求。

采用了一系列环保措施。

如设置高达5米的隔音屏障。

有效阻隔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优化施工流程,通过精准的物料调配和设备调度,减少扬尘产生。

确保项目建设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

英方代表们不时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认可之色。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智能设备运行区域。

张建国快步走上前,接过讲解的重任。

他推了推眼镜,开始详细阐释技术亮点:“各位请看,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卸设备。

它采用了最先进的传感器技术。

能够实时感知货物的重量、形状、位置等信息。

从而实现精准装卸,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以集装箱装卸为例。

传统方式每小时装卸量约为20个标准箱。

而我们的设备能达到每小时35个标准箱,效率提升近80%。

而且,通过这套设备与我们的软件系统相连。

还能实现远程监控与智能决策。”

说着,他拿出平板电脑。

演示了实时数据监控与智能决策流程。

英方代表们围拢过来,看得目不转睛。

此时,几位现场工人配合展示日常维护操作。

他们熟练地拆卸、检查、安装零部件。

动作行云流水。

展示出操作的简便性。

英方代表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从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到软件系统的兼容性。

再到成本效益等方面。

团队成员们各司其职,一一解答。

然而,就在气氛看似融洽之时,矛盾悄然浮现。

一位英方技术专家突然发难:“你们这套设备看起来是不错。

但据我所知,在应对一些极端天气条件下。

比如强风、暴雨和低温环境。

你们的设备故障率似乎并不低。

这如何能保证我们未来港口的持续高效运营?”

问题一出,现场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赵长天心中一紧。

但面上依旧保持镇定,他迅速给张建国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先稳住。

张建国深吸一口气,推了推眼镜。

沉稳地回应道:“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关键。

我们在研发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了极端天气的影响。”

说着,他指向设备上的一些特殊部件,“你看,这是我们专门为应对极端天气设计的防护装置。

采用了高强度、耐腐蚀的新型材料——‘钛合金复合碳纤维’。

经过严格的实验室测试、以及在多个类似气候区域的实地验证。

在强风、暴雨和低温环境下。

设备的故障率相较于传统设备降低了60%以上。

例如,去年在北欧的一个港口项目中。

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雪袭击。

当地气温骤降至零下20摄氏度。

我们的设备依然正常运行。

保障了港口的紧急物资运输。”

英方专家微微皱眉,显然不太满意这个答案。

继续追问:“那软件系统呢?

在极端天气下,数据传输会不会受到干扰,导致决策失误?

这可是关乎整个港口运营安全的大事。”

赵长天接过话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对方。

自信地说道:“在软件系统方面,我们同样有周全的应对措施。

我们的研发团队开发了一套智能自适应系统。

它能够实时监测天气状况。

一旦遇到极端天气,会自动切换到备用传输通道。

并且启动数据冗余备份机制。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会因为天气原因影响决策。

这一技术已经在我们过往的多个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

从未出现过因天气导致的决策失误。

就拿今年年初在东南亚的一个项目来说。

当地遭遇台风侵袭,狂风暴雨持续了整整两天。

我们的软件系统凭借这一技术,稳定运行。

港口运营未受丝毫影响。”

英方代表们相互低语交流了几句,虽然仍心存疑虑,但态度有所缓和。

接着,又有一位英方商务代表提出关于成本效益的质疑:“你们声称这套方案能带来显着的成本效益提升。

但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前期投入似乎过高。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如何能让我们相信这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王华见状,立刻上前。

手中拿着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报告。

有条不紊地解释道:“你看,虽然前期投入相对较高。

主要是因为我们采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和高品质设备。

但从长期运营来看,这些投入将带来巨大回报。

一方面,智能设备和高效软件系统将大幅提高作业效率。

减少人力成本和运营时间。。

以我们现有的人力配置,相比传统港口运营模式。

每年可节省人力成本约20%。

另一方面,设备的低故障率和长使用寿命将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

根据我们的测算,在项目运营的前五年内。

综合成本将比传统方案降低25%左右。

后续效益还会随着技术升级进一步提升。

比如,我们的设备采用了模块化设计。

某个部件出现故障,只需更换该模块,无需整体更换。

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和时间。”

在赵长天的协调下,团队成员紧密配合。

用详实的数据、专业的知识和充分的自信。

逐一化解了英方提出的矛盾和质疑,让考察得以顺利继续。

英方代表们的态度也逐渐从质疑转为欣赏。

对项目的兴趣愈发浓厚。

顺利结束实地考察之后。

专车将中、英两方代表送回酒店。

按照英方代表要求,将要开启线上展示活动。

在赵长天的组织下。

中方代表紧张而有序地准备着线上展示。

不久后,会议室里,大屏幕上已经连接好了国内项目现场的视频画面。

赵长天站在屏幕前,调整了一下麦克风。

神色庄重地说道:“各位,今天我们将通过线上方式。

向英方全方位展示我们的实力。

大家要打起精神,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线上展示正式开始。

赵长天开场,用流利的英语介绍项目概况:“欢迎各位线上观看我们的项目展示。

这个项目位于中国广省,是一个集智能化、高效化、环保化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项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