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解释(2 / 2)
因为在另一个时空里各路史学家也认为,要是没有后金一次又一次的入侵对明王朝造成的巨大打击,崇祯时期的农民起义没那么容易发展壮大。
这就难搞了。
大明不乱,陈耳最多也就是占据台湾、吕宋,当个岛主,然后控制东南亚各大岛屿一段时间,也许一百年,也许两百年,直到那些地方各自独立。
想为华夏在东南做一道屏障都做不到。
但大明乱了……
从皮岛出发,一路上平平静静,顺利的连陈耳都感到诧异,这些辽东的逃民实在是太顺从了,以至于他都怀疑这样的家伙适不适合当兵了?
甘辉在港口迎接陈耳,经过大半年的修建,这个叫做挟才的地方被建成了一个小镇。
这大半年来上风岛上的几万居民大多都到挟才来做活了,不仅把镇子建了起来,连对面的飞扬岛上都有模有样了。
也因为这里的收入稳定,除了家里有田地耕种的,其他大部分朝鲜岛民都搬到挟才来居住了,据甘辉说朝鲜大静、旌义两县的县令已经来抗议过多次了。
因为人手足,这里还根据陈耳的要求建设了兵营,当初的设想就是从东江获得人口,在上风建立训练基地。
但是朝鲜朝廷也非常奇怪,来驱逐过一次以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仿佛就此默认了一样。
陈耳还不知道,此时朝鲜正在经历一次颠覆活动,国王光海君就要被赶下台了。
刚来到上风舰队的指挥部,甘辉就抱怨了起来,原来因为庞怀义、董先太卖力了,以至于上风舰队基本没有什么事情做。
他对董先占据皮岛也很不满意,因为上风的位置确实有些尴尬,在平户和大明中间。
机动舰队把朝鲜半岛的航线一占,甘辉这里每天就是训练及巡逻了,甘辉支支吾吾的的暗示,照地理位置来说,朝鲜南部海域应该归属上风舰队管辖。
陈耳听了甘辉的抱怨倒是觉得很好,因为现在的航速问题他才不得不设置这么多支舰队,当然也有安抚一众李旦旗下海商的用意。
实际上在上风设舰队确实意义不大,因为杨天生的平户舰队完全可以照应的过来,但不给甘辉一个舰队统领的位置确实不好安抚他。
杨天生是嫡系中的嫡系,陈衷纪是颜思齐认可的猛将,刘香、庞怀义是非福建系的,董先更是陈耳自己的亲信。
刘香对于独自带领海南舰队极为满意,他本来就是广东人,海南这时候可是归广东管辖。
刘香本就在广东、海南有秘密巢穴,把海南舰队交给他统领是最合适的,而刘香对于陈耳最终把三门24磅炮优先配置给海南舰队更是感激涕零。
庞怀义虽然不甘心居于人下,但董先怎么都是陈耳的第一亲信,而且其他舰队统领的威望一个也不比他差。
但他肯居于董先之下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庞怀义认为陈耳、董先和他都是折江人。
事实也证明了,董先主要还是专注于和东江镇的联络,而航路的巡逻控制权几乎都归庞怀义管辖,而且因为驻地距离凉山较近,庞怀义也是最先得到换装和补充船只的。
手下将领有想法,陈耳也只好耐着性子给甘辉解释,近几年里陈耳是打算用几次兵的,琉球本来是第一目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