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思路问题(2 / 2)
这太复杂了,不是现在的陈耳能办得到的。
等等,可以成立银行啊。币值的差异可以由银行来调节,英镑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现在已经知道一两银子约重37.3克,明朝的货币其实是铜钱,但因为发行量和质量标准的问题,才让白银直接成为了货币。
明朝现在最低面值的货币是铜钱,1000文兑换37.3克白银也就是一两。
那么自己发行的货币可以和这个比例挂钩,还是采用元角分的标准,一元对标明一两银子的话,一文铜钱就挂不上。
那么10元对标一两银子就刚好,这样一文钱就等于一分。
银行是个好东西啊。记得看过一篇文章,明末经济崩溃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直接让白银在市场上流通。
这事要赶紧和许心素、李旦、颜思齐商量一下,现在台湾的平民手上还都没钱,这是一个发行货币的好时机。
对于陈耳来说,在这个时空里总是没有办法就一件事,一个问题顺利的进行推进。
因为大明和他熟悉的世界差距太大了,每当他遇到一问题的时候总能因此连带出一串问题。
前天还在决定火铳定型的问题,忽然就被转到重量、体积单位问题上去了。
等度量衡的问题解决了,货币问题又被带了出来。火铳的定型就这么被撩下了四天。
当于渊再来询问火铳定型问题时,陈耳又有新的想法出来了。
这是火绳滑膛枪啊。陈耳是清楚知道热武器的发展历史的,在火帽击发技术成熟之前,前膛枪经历了火绳枪、燧发枪、燧发线膛枪几个历程。
可不论哪种前膛枪以明朝现在的技术都是能实现的,无非产量和质量问题罢了。
燧发枪只是改变了点火而已,击发锤的动力经过了铜片到钢片的发展历程。
可在前时空的历史里,这些应用都是通过逐步试验演进的,但在陈耳这里根本不需要这个过程。
大明这时候的钢产量冠绝天下,而且灌钢法已经能生产出高中低碳钢了。无非是设计击发装置,试验用哪种钢来做弹片罢了。
线膛枪也是一样的道理,膛线的拉制是因为某些工具的逐渐发明才使得产量逐步被提高的。
这些在明代都不存在技术问题,只是思路问题罢了。
线膛枪早期因为制造以及装填问题使得使用率低,但对于陈耳来说这都不是问题,这时代没人知道米尼弹,可他知道啊。
小时候家里都有两把气枪呢。
接着陈耳又想到了刺刀,刺刀的卡榫原理很简单,不需要在枪管上做什么多余的手脚,一个环套式卡榫装置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刺刀的刀柄上再添加一个卡扣装置,护手延长,做一个可以套住枪口套环。
想到这里,陈耳干脆让于渊把大师傅们都叫了过来,开会。
趁着今天干脆把武器标准定下来,因为火炮也是一样的情形,火铳能做燧发的,火炮为什么不能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