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谋略天下(三十九)(2 / 2)
朱全忠听完,一脸疑惑地问:“就是你都知道这些后果,还让我去?”
李振缓缓解释道:“主公,你想想看。你不去求他原谅你,难道天下其他藩镇就杀不了你吗?如今我们兵力大损,处境艰难。若没有陛下的庇护,其他藩镇必然会趁机对我们下手。我们只有取得陛下的原谅,才能有一线生机。”
朱全忠像是明白了什么,微微点头,沉默片刻后说:“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只能依靠陛下?”
李振打断他,继续解释说:“主公,大丈夫能忍一时之辱才能有立锥之地。现在我们必须放下心中的怨气,去求得陛下的原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存实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朱全忠听后,深深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唉,好,听你的!”他的眼神中虽然仍有不甘,但也明白此时的处境容不得他任性妄为。
休息片刻后,朱全忠望着身边那些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残兵败将,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在此多做停留。他深知此时局势危急,必须尽快找到新的依靠和支援。于是,他带着这些残兵败将,匆匆忙忙地朝着北方赶去,目标是投奔新帝的禁军。他们一路上不敢有丝毫懈怠,仿佛身后有追兵一般,急切地想要寻得一处庇护之所。
河东道西南方向对朱全忠的战争取得了胜利。也是惨胜河东大军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士兵们疲惫不堪,但为了战略布局,他们在休整了几日后,便又急忙开拔,赶往西北方向,去和坚守在那里的李存勖大军汇合。大唐所以得禁军和河东全部的兵力,双方大军在代州和并州一线摆开阵型,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禁军的战斗力着实令人惊叹。河东军尝试了几次主动进攻,都被原先的北都禁军给轻松地顶了回去。禁军仿佛提前知晓了河东军手里有火雷子这一秘密武器,他们早有准备,准备了很多湿毛毡。一旦有士兵身上被引燃,他们就迅速用湿毛毡扑火,大大减弱了火雷子的威力。而且,禁军还拥有重弩,这让河东军始料未及。在进攻初期,河东军因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士兵们伤亡惨重,战场上弥漫着硝烟和血腥的气息。
几次尝试进攻后,河东军果断地认清了现实。从兵力上讲,双方相差不大。从战力上讲,河东将领众多,在战役层面的主动权似乎牢牢控制在河东诸位分兵的将领手里。然而,这些优势却能被东都军下阶军官的主动自觉给抵消掉。
每次河东发起进攻后,禁军下阶军官都能凭借敏锐的战场洞察力准确判断出河东军的意图,进而采取主动的防御战术。他们旅队和旅队之间相互协作紧密,营和营之间相互靠拢支援,形成了坚固的防御体系。这让河东那些急于立功的将领们都没少吃亏,一次次的进攻受挫,让河东军的士气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李嗣源坐在自己的大帐内中,面色凝重地思考着当前的战局。王奎恭敬地站在他身后,挺直了腰杆,随时等待着李嗣源的吩咐。他的左手边坐着阿贵和郭雀儿,阿贵神色平静,而郭雀儿则眼神中透露出一股难以琢磨的神情。右手边坐着胡明义和石敬瑭,胡明义原本是神策军的一个小校。早在先帝出事前夕,不知是何原因,他被罢官贬黜到老家太原。李康选特意差人寻到他,妥善安排好他的家人,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还授意让他投奔李嗣源,暗中护着郭雀儿。李嗣源为了争取到李康选的支持,或者是为了李康选许下的那称帝的愿景,他把阿贵和郭雀儿改名换姓后安排在自己身边,使他们成为河东军内有名份的将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