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万时如意 > 第595章 说服皇帝

第595章 说服皇帝(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韩时安为什么成为状元?

这世上知道这件事真相的人全都心照不宣。

刘临轩到底太嫩了,他以为韩时安准备的那些话没有地方说。

可事实上,当韩时安说出他要外放的时候,皇帝心中,就已经飘起了很多念头。

这些念头需要和韩时安一起,一一梳理,刘临轩和钟潜在这里,就是拖累!

韩时安深夜入宫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偌大的御书房之中点了许多的灯火,最亮的地方还是皇帝坐的书桌。

韩时安立于下首。

夜已深,皇帝熬夜已成常态,不见半分疲惫。

韩时安身为武者,自然也未见半分异常。

皇帝开门见山。

“朕想听听,你要去什么地方?”

这样的时刻,韩时安要说的每一个字都不能有废话。

他没有做过官,没有根基,人品如何并不能保证,他要让皇帝信任他,要去证明自己是可以实现皇帝野心的人选。

“学生,想要去……啸洲郡。”

上辈子韩时安就死在那里,这辈子,他还要去。

皇上听见这话,后背微微挺直。

他并没有暴露心中的想法,而是略微思考的模样,问韩时安。

“那里百姓过得艰难,宗族林立,帮派横行,很难做出政绩,你为什么想要去那里?”

要说他和皇帝之间,谁对那里更了解,韩时安觉得,自己要在皇帝之上。

皇帝看的是各地官员呈上来的奏报,而韩时安则是真实的在那里生活了许久。

不过,有些话却是不能说的太透彻。

他如果暴露出自己对那里过于熟悉,会和皇帝对他的了解有所出入,这样一来,他想要争取信任就更困难了!

韩时安准备了那么久,对于如何应对皇帝的问题,自然心中有数。

他越过了啸洲的话题,直接跳到了另一个层面。

“学生并非一定要去啸洲,只是学生曾参与过先生的一次考试,其中的试题为四年时殿试策论。”

“策论为:礼所辩上下,定纲常,圣人以治天下,立贤有方,教化旁恰。然古皇帝曾言,今礼乐有缺,天下万民,食为天,利为先,承平久治,非政令制度立兴,子诸生饫经饱史,必有灼见,以礼义治忽为重,仁育革私副之,以告我览之。”

“学生初闻之时,曾以为,为官之道,当以此为先,礼仪仁义治民方为正道。”

“后,久经颠沛,回首回望,忽又觉得,礼义不可废,然,古皇帝所言,天下万民食为先,才当是为官者心中应明之志。”

“再而后,学生心中一直以为,兴农事建水利应当可解百姓温饱之困。”

“然,此乃为官之策,却并非治国之方。”

“如何兴农事?如何建水利?何人兴建?兴建所耗从何而来?”

“若不能落实,便如空中云抟,不过纸上谈兵,终成虚言。”

皇帝没有开口,静静的听着韩时安所说。

“思考到最后,学生只觉得,万民困于温饱,大齐困于银钱、人才……”

“所谓人才,培养教化,难时难,易时易,圣上以自身作则,为天下学子之表率,而今诸子之志更立于前朝之巅。”

“而所谓银钱,左不过,开源,节流。”

皇帝听到了这里,看向韩时安的眼神之中带了些许笑意。

他明白了韩时安的意思,顺势问道。

“那你去啸洲是为了开源,还是节流?”

“自然是开源!”

皇帝轻笑了一声。

“那你可知,啸洲郡税收几何?当地百姓以何为生?”

韩时安并没有暴露自己对啸洲郡的了解,而是将自己能够得知的消息全都整合,再融入了一点自己曾经的经验当做点缀。

“啸洲郡地广人稀,当地土地不宜种植,百姓多以打渔为生,沿海灾害频繁,税收多以人头税为主,地税次之,然每年灾害,国库还要拨款许多。”

皇帝点了点头,再开口,说起的就是啸洲郡三年之内的税收和支出。

韩时安的啸洲是深思熟虑,皇帝对啸洲的了解却是信口拈来,没有准备过半分的。

但一字一句出口,言简意赅,数字精准,从当地县城数量,百姓数量到税收数量,税收损耗,百姓收支如何,以及韩时安所说的灾害拨款等等。

甚至,皇帝连官员俸禄都大致说了一下。

韩时安一边听,一边计算着,对于今上,他曾经和李如意说起时,就很推崇,如今则是更为推崇。

他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胆怯错过今上最好的几年时间。

把啸洲郡的大致情况说完,皇帝才问韩时安。

“这样的局面,你又要如何开源?”

韩时安并没有被那一系列不乐观的数字打垮。

相反,他准备的万分充分。

一开口,就让皇帝浑身一震。

“海贸!”

“学生以为,圣上仁慈,治国有方,大齐治内,四海升平,除了兴农事,增人口,为国之根基以外,能够短时间内提升税收,打破桎梏的办法并不多。”

“海贸无疑是开源最好的方式。”

海贸对于国家经济的提升不言而喻,没有一位野心勃勃的君主没想过开疆拓土,打破格局。

只是,圣上不是傻子,不说海贸开了以后,沿海安全如何保证,出海的船只如何管控,海上格局如何……等等问题难以应对。

就说,光是开海贸这件事本身,就有多少阻力!

“这就是你去啸洲的理由?”

皇帝一下笑了,对于韩时安的激进有了崭新的了解!

韩时安并不避讳。

“不错,想要开海贸,就要有海口,从地理位置讲,啸洲是抱星揽月之势,近海口易守难攻,便于防守。”

“远海处海难频率更低于其它沿海州郡,更有几座大岛分布周围。”

“若是有朝一日兴海运,啸洲郡为最佳。”

皇帝深吸一口气,虽然觉得这孩子在吹牛,但韩时安这话,他无法反驳。

如果真的要开海贸,啸洲郡确实有几个地方很合适。

更甚至就算是不开海贸,只是开海运,对于大齐的影响也都很巨大。

皇帝很难抵抗这个诱惑,但又很明白的知道,这件事难以落成。

“可你应该知道,啸洲郡现在的情况。”

皇帝对于啸洲郡的掌控程度很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