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皇帝之争,天子之怒第四章(2 / 2)
这下子包围汴州的东路军主力,得知宋州丢失,军心大乱!
作为东路军中坚力量的河北义军,首领卢元龙,不对,现在应该叫做大赵皇帝,名字可不能再叫了,要避讳的。
“皇帝陛下!快想个办法啊!”皇妃们焦急地叫着。
其实这样叫是不对的。“皇帝陛下”这个叫法也是戏文、说书里瞎叫的,其实“皇帝”和“陛下”两个词是同样的意思,用一个就可以了。就像“父亲”和“爹爹”是同样的意思,只要用一个就好,两个连起来叫“父亲爹爹”或者“爹爹父亲”,别扭不别扭?
卢元龙称帝之后闹了不少笑话,比如说:“朕要娶个皇后陛下。”这句话至少有两个毛病。一个是皇后不能是“娶”的,应该是“立”或者“册封”;一个是皇后并不能称“陛下”,按照正统礼法,皇后要跟皇子、公主一样称为“殿下”。
……这些且不论了,当下也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得赶紧想办法夺回宋州是正经!
卢元龙忙道:“爱妃们莫忧!朕我这就点起精兵夺回宋州!”
这话又有毛病……唉,不说了。只说点起精兵夺回宋州吧,可是哪有精兵啊?都是没什么训练的乌合之众,都像被大雪打蔫了的茄子一般,如何还能作战?
祸不单行,宋州失守已经够糟糕了,怎知汴州这边祸事又来!
郎继宗手下精兵强将,以响当当的龙武军为主力,冒雪行军包抄,把义军东路军主力反包围起来。官军七八万人而已,就把多出四五倍的义军三面包围,留出一面故意不围紧。
这叫做“围三缺一”,更有文化的叫法叫做“围师必阙”,是兵法的道理。意思是说包围敌人不能包围得太死,要留出一面来让敌人可以逃跑。否则四面全围死了的话,敌人没有退路就会做困兽之斗。
东路军约有四十万之众包围汴州,先前虽然粮草供应一时跟不上,但想只要赶紧拿下汴州,就能缴获充足的粮草。没想到汴州不像许州那样一战可下,而且天气急剧恶化,早早下起大雪来。然后宋州突然失守,粮草供应没指望了!紧接着官军反包围,北面、西面、南面响起阵阵吹角之声!
北面是河东节度使郎继祖,南面是虎翼将军郎保荣,西面是骁卫大将军郎继宗本人,各引人马将义军三面包围起来。这时天气已经放晴,但是积雪太深不便于骑兵冲杀,郎继宗遂令奋武将军郎建威率领五千甲士,由西向东徒步冲杀。郎建威奉命率兵直杀过去。
义军人数虽多,原本就缺装备和训练,战力低下,如今冻饿交加有气无力,战力更是低到快见底了。就连法师的战力也大打折扣,毕竟法力跟体力一样,也得吃饱穿暖了才有的啊!义军又讲究同甘共苦,没有放着大伙饥寒交迫单单给法师吃饱穿暖的道理。大多数法师都是一样的冻饿交加,只有少数精英法师才受优待。偏偏几十万乌合之众一触即溃,精英法师在这种情况之下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要用法术打敌人动辄就误伤自己人。武将也没办法,场面一团混乱,人越多乱得越厉害,兵无战心,全都在仓皇奔逃,已没力气逃的就倒下等死,还有力气逃的就自相践踏……如此场面,如何收拾?
(待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