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三军摧压,五美犯驾第三章(1 / 2)
为了躲避迅猛进展的义军、逃离已变得不安稳的京畿,无道昏君无忧天子驾幸骊山行宫。
名为驾幸,实际跟搬家差不多。几十个后妃、几百个女官、几千个宫女、几千个太监、几千个侍卫,合计有上万人众。还不止人多,东西也多,宫中名贵的花草、宠物、古玩、用品,皇帝与后妃所爱的,搬了一大堆去。
昏君这个时候还要作威作福,彰显皇家派头,御驾金车,各种仪仗,随驾队伍浩浩荡荡,绵延几十里。沿途官府供奉不迭,劳民伤财,不必细表。
这样做倒也不是没有好处。有一个实打实的好处就是……让要刺杀昏君的人搞不清楚昏君到底在哪里。看其随驾队伍,便能将人看得眼花缭乱,要将昏君找出来行刺都难。
车驾刚来到渑池县,穿行在秦岭的支脉东崤山中,便遇到了一波刺杀。
有道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遇犬欺。”以往昏君呆在京城与附近的行宫里,江湖侠客就算想要行刺也难以下手。这下子就有机会下手了。
昏君被天下民众痛恨,多少侠客想要为民除害,把这个民间公认的天下第一祸害给除了,足以一举成名,而且名垂后世!哪怕死也值!
不怕死的侠客不是没有,而是实在没法下手,所以在以往只能放着昏君作威作福,没人能够杀进皇宫或者行宫去刺杀。即便皇帝也会出来外面某些景点游赏,可是总有着严密的戒备。历来其实曾经有过好些不怕死的侠客,甘冒大险行刺,结果呢,不是在事发之时被东司侍卫格杀,就是在事前还没动手便被西司密探察觉了预先捕杀。那些侠客虽然勇气可嘉,但是死得轻如鸿毛,毫无意义,不足取也。
真的侠客,不仅需要不怕死,还需要有谋而动,必须善于寻找时机,才有成功希望。
这次昏君打算迁都,让朝廷商议,闹得沸沸扬扬。虽然朝臣还在歌颂圣天子明见万里,可是有见识的人,谁不觉得这是一个大昏招?本来天下就已经快要分崩离析了,这是要加速皇朝倾覆啊!虽然最后出于军阀的原因没能迁都,但所谓的驾幸骊山行宫,后果也差不多,就是使得人心涣散。
人心散,局面乱,这时候就是刺杀昏君的良机。
从京师到西京,中间要经过许多山区,不乏适合伏击的地点。
崤山就是有名的险要之处。其中陕州一带的西崤山更加险要,渑池一带的东崤山不过是余脉,险要大为不如西崤山。不过有侠客团伙商议认为,昏君此行恐怕会有不止一伙的侠客动手行刺,毕竟大家都不愿放过这样的良机。所以如果在西崤山埋伏,可能等不到昏君,昏君就已经给别人刺杀了。这样的话,要抢昏君的人头,必须及早动手才行。
于是就在渑池县,昏君连遭三波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