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明朝版的孟尝君(2 / 2)
再看那南京城,作为历经六个朝代的古都,向来有着“北地胭脂,南朝金粉”的美誉。这里的衣冠文物繁荣昌盛,引领着整个江南地区的风尚潮流,其繁华程度堪称天下之首。那白下清溪之畔,桃叶渡口处,手持团扇的艳丽女子比比皆是,她们的风姿绰约和妩媚动人之名,屡屡被载入史册。
然而,细细品味之下,此地所展现出的风情,不正如同当年陈后主在位时那般,众多歌姬舞女全然不知国家已面临危亡之境,依旧隔着江水吟唱那《后庭花》吗?
话说早在大明洪武初年的时候,为了对风俗行业加以规范化管理,并大力整顿当时官场中狎妓成风的不良现象,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下达敕令,下令建造诸如轻烟、淡粉、梅妍、柳翠等等这样的教坊青楼共计十四座,其目的就是用来收容那些官妓们。由于有了官方的支持与认可作为坚实后盾,秦淮河畔很快便成为了众人皆知的风流之地,一时间声名远扬,风头无两。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两百多年过去了。等到了隆庆、万历、泰昌以及天启年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转变,私人经营的青楼、乐坊还有画舫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出来,并且迅速风靡一时。如此一来,这秦淮河畔原本就已经颇为繁荣昌盛的烟花产业更是如日中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
从武定桥一直延伸至利涉桥,然后继续向前拓展到钓鱼巷,甚至包括那风光旖旎迷人的水关临河一带区域,只见一家家青楼楚馆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彼此紧密相连,仿佛是长满了河两岸的柳树灌木丛一般。而这里,正是那些档次较高的名妓们汇聚云集之所。在这里居住生活的女子,无一不是能够名震整个江南地区的花魁佳人。即便是那些摇橹划船的船娘们,也都个个出落得婀娜多姿、风情万种,属于比较高级的存在。像李自成视若珍宝、倍加疼惜的那一盏灯李氏,以她的身份地位而言,竟然连踏入秦淮河并在此立下名号的资格都不具备呢!
话说那些自称为只卖艺而不卖身的名妓们,她们所居住的位于河边的别墅,通常被人们称作“河房”。初闻此名,或许会让人觉得有些古怪,仿佛是看守河流的长工住所一般。然而,实际上还有另一种称呼叫做“河楼”。
这些如同凤凰楼阁与鸾鸟宫殿般的建筑,无一不是耗费巨资打造而成,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它们犹如后世那些高档的私人会所,内部装饰更是美轮美奂。精雕细琢的栏杆与栩栩如生的壁画相互映衬,柔软的丝绸帐幔和透明的纱窗随风轻舞。再加上秦淮河面上不时升腾而起的朦胧水雾以及袅袅烟雾,远远望去,整个场景宛如梦幻中的天宫仙境一般迷人。
在这片繁华的地带,声名远扬的河房和花房多达上百家之众。然而,其中最为备受瞩目的,当属云听、荷韵以及倚翠这三家。它们各自凭借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前来光顾。
且说魏忠贤此人,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一直身处江南之地。在此期间,他不仅针对江南地区额外征收了临时性的商业税款,而且还插手处理了许多其他事务。与秦淮河相关的事件便是,他竟然堂而皇之地以皇家公司的名义,将十几家处于中等水平的河房统统整合到一起,并创建出一座规模空前庞大、犹如巨无霸般存在的青楼。至于这家青楼的名称,倒也是简单直白又寓意深刻——“天上人间”。如此霸气十足的名号,自然使得它很快便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