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长见识了(1 / 2)
“是啊,食堂都打扫的这么干净,宿舍能跟猪窝一样吗?”李复一摊手:“吃饭的地方,住宿的地方,要是乱糟糟的,臭烘烘的,住着也糟心不是,这宿舍一间屋子可是要住八个人的。”
“这屋子也不算大,两边通铺,一边睡四个人,要是不好好收拾干净的话,这屋子怕是进不来人了。”李复解释着:“这一收拾,你看,整个屋子干净透亮,看上去就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就按照第一印象来看,父亲觉得,是住着乱糟糟的屋子的兵令人敬畏,还是睡在这种屋子里的兵,令人敬畏呢?”
答案不言而喻。
“严格规定他们这么做,兵士们没有意见吗?”
“有,但这是纪律,要遵守,久而久之,这就是寻常。”李复说道:“自己的内务都收拾不好,还指望他们干点什么?”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王府两卫,不简单啊。”李绩皱眉:“你将这一千人训练成这样子,就不担心?”
“担心什么?”李复双手一摊:“人是陛下给的,将领也是陛下指派的,将来就算是这一千人只听泾阳王府的,可是泾阳王府能干什么?”
“小婿的封地很大,这一千人,每天还要拆散了巡逻,还要训练,还要处理营地内的杂务,甚至到了农忙的时候,军营里没有什么事情,还要去帮着下地干活。”
“一千人,造反吗?”
“我去造陛下的反吗?有什么好处吗?”
“更别说,但凡陛下一声令下,这一千人,随时都能够跟随大军一同奔赴战场。”
“这些人,训练的好,可是始终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跟战场上活下来的人,怎么比?”
“所以根本用不着担心。”李复笑着摆手。
李二凤都不担心。
去年李承乾还在这儿待了一个月呢,跟这帮人,熟悉的很。
军营里是个什么情况,李承乾也清楚,回去必然是要跟李世民说的。
再者说,今年大唐的军队就要进行改革了,改革之后,情况肯定是会比现在好的。
“但还是,多注意一些吧。”李绩感慨:“在草原上打仗的时候,李靖将军因为调动军队,这件事情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有一年了,一直到年前,到了大朝会当天,才有了定论。”
“便是如此,陛下下旨之后,朝中依旧有相当一部分官员心中不忿。”
“认为陛下没有处置李靖将军,这是给军队里的人,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往后但凡是在外打仗,是不是只要打赢了,甚至连朝廷的话,连皇帝的旨意,都可以无视?”
“所以军队的制度有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李复解释:“陛下心里清楚,再者说了,将军在外带兵打仗,不奔着打胜仗去的,那出去打什么仗?浪费钱粮,白白将自家子弟兵的命填进去吗?”
“文官治理国家,武将打胜仗保卫国家,各司其职,文臣死谏,武将死战,国家才能够昌盛,两边不对付,各自撤各自的后腿,那与十几年前杨广在位,有什么区别?”
“自取灭亡。”
从宿舍里出来,正好看到有兵士正抱着木盆在院子里晾晒衣裳。
兵士见到李复,赶紧放下手上的衣服,对着两人抱拳行礼。
“参见殿下。”
“无需多礼。”李复应了一声。
李绩看向那兵士。
“自己洗衣裳?大冬天的,冷吗?”
“这是英国公,李绩将军。”李复介绍着。
那兵士赶忙再次拱手。
“回将军,不冷,我们的衣裳,都是自己换洗,冬天宿舍傍晚烧炕,锅灶里有热水,添快柴,炉灶里的火不熄,洗衣裳的时候,一舀子热水兑凉水,改了凉气,就不冻手了。”
李绩点头,原来如此。
“看来,这营地当中,不管是衣食住行,都有一套完善的设施和制度,也难怪了。”
“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李复笑道:“都是慢慢改正过来的,王府两卫,一开始也是陛下从别的军队调动过来的府兵而已。”
“那王府两卫营地里的这套准则,放在其他军营当中,是否可行?”李绩问道。
“可行,但是支出方面,恐怕覆盖不过来。”李复说道:“便是王府两卫的饭菜标准,放到别的营地里,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眼下朝廷,没有这么多钱,用在这方面。”
国库年年紧张,贞观初年,自然灾害频发,朝廷赈灾,救济百姓,在这种情况下,还能积攒下一场战争的钱粮,供应着军队去打草原。
裴矩就是活活累死的。
都说裴矩这个户部尚书当的得罪人,抠门,干什么都不往外拿东西,死守着国库。
可是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之后,所有人都得感谢裴矩,感谢他把国库守的这么严实。
到了紧要关头,国库能拿出东西来。
不抠门,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户部尚书。
苦一苦朝廷,苦一苦百官,但是裴矩没有让在前线打仗的兵士们吃不上饭,一顿饭都未曾短过。
“泾阳王府有诸多产业,钱财方面,还真不缺,不过是一千人的两卫罢了,怎么着都能够养的起,甚至还能提升标准,王府两卫还有自己的养猪场,吃肉方面,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仅仅是吃肉,其他军队,如果说不在自家营地里弄什么养猪场,只是靠着去外面采购肉类,这一项花销,得有多少?”
李绩也是带过军队,也做过后勤,李复罗列出来的这些账目,他都清楚明白。
养不起,实在是养不起。
要是按照王府两卫这个标准来养活其他军队,恐怕朝廷一年的税收砸下去,都改变不了多少。
大唐的军队不少,就算是常驻军队,这样的档次,也提升不起来。
“唉,大唐的其他军队,想要过上王府两卫的日子,还不知道要多少年之后呢。”李绩无奈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