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第1270章 老赵的婚礼

第1270章 老赵的婚礼(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别说柳娘了,石头也去了,还有宅子里不少人,都去帮忙了,老宅子那里,也腾出了不少人手呢。”伍良业笑道:“昨天我们跟石头坐在一块,稍微喝了点酒,石头就跟我们说这事儿呢。”

“这小子.......”李复无奈一笑:“那今明两天,庄子上可就热闹了。”

“对了。”

李复突然想起一件事。

“关于陈娘子她的事情,我还没仔细了解呢,只知道自己带着孩子过了好些年,早年间,死了男人。”李复问道:“她娘家人呢?怎么,离着咱们这儿还挺远?”

“娘家人啊,不能说是没有吧,只能说是够呛能找到了。”伍良业解释着:“听石头说,陈娘子也不是这边的人,当初跟着父母逃难过来了,到了这地方,老杨家给了她家一些吃的,她就被她父母留下来,嫁给了老杨家的儿子,也就是杨大壮他爹。”

李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人家给口饭,然后给人家一个媳妇。

这样,自家女儿能在灾荒年活下去,也报恩了,一举两得。

命运弄人呐,谁能想到,陈娘子在老杨家,也没过上几年好日子,杨大壮他爹就撒手人寰了。

不过,倒是给老杨家留了根苗。

“当年长安城周围,不少外地逃难的过来,不过,天下安定之后,都就近上了户籍,官府重新给他们分了土地,也就在长安城附近安顿下来了。”

“这要是搁在以前,长安城周围哪儿有地方能接纳他们?”伍良业也是感慨:“打仗打了这么多年,人都打没了,长安城周围都地广人稀的了,外地迁过来的,能安置的就给安置了吧,好歹是大唐的国都,周围要是没人怎么能行?”

“不过,哪怕是到了武德年,这周围的百姓过日子,也都是提心吊胆的,不说其他,草原上的突厥人时常过来打秋风,陛下又生气又无奈。”

“当年不是个跟草原上正面对决的时候。”

伍良业当年做暗卫,为秦王府刺探消息,干脏活儿,知道的也是不少。

只是一些事情,放在当年算是秘闻,但是放在现在,早就是人尽皆知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禁忌,就算说出来,也无伤大雅。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庄子上走着。

到了庄子上老赵的新家,远远的就看到周围十分热闹,人影绰绰的,都在忙活。

搭建青庐的人吆喝着,指挥着。

眼下,青庐已经搭建了一半了。

上午就能将这事儿给弄好。

老赵的婚事,在李复的授意下,也是办的大张旗鼓的,到时候来的客人也肯定不少,青庐搭建的要大,不然到时候席面安排不下,那可就丢人现眼了。

一桌八个人,得摆上几十桌呢。

庄子上的人要请,乡里乡亲的,当年都是一块苦日子熬过来的,相互之间的情谊非比寻常。

王府两卫,给他们在军营里加餐就够了,用不着到这边来吃。

要是拉到这边坐下吃饭,好家伙,那一千多号人呢。

这是成亲啊,还是阅兵啊。

书院那里,老陆要带着颜思鲁来吃席,说是要让颜思鲁感受一下庄子上的风土人情,既然都到书院教书,住在庄子上了,那就不要端着什么架子了,大家伙儿坐在一块乐呵的不挺好吗?

给书院准备了三桌,用来安排书院来参加婚礼的先生们。

另外,老赵在长安城里也有几个朋友,到时候也会过来,要单独安排一桌。

老赵成亲的消息肯定是提前递给他们了。

不管是出于私交也好,还是他们的主家冲着泾阳王府的面子也罢,都会让他们来的。

有的甚至还会主动来送礼庆贺。

长安城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想要打开交往圈子,那就要在事情上,上赶着去网上贴,一来二去的,大家也就熟络了。

宅子外宽敞的地方全都收拾出来了,青庐搭建的很大,外面要支很多桌子,卫生什么的,都要提前打扫。

空地上,连临时的厨房都支起来了,柳娘在指挥着几个人安排着搭灶台架锅。

在外头现垒土灶肯定是不行,所以当天做饭,用的全都是木炭。

临时的厨房周围要用木板全都遮挡起来,沿着围墙搭了挺大的一片,人多,做饭的也累,到时候宅子里的厨子,帮厨,小厮,全都要过来帮忙。

李复两口子当天也要到,而且还要全程见证呢。

李复和伍良业两人来到这边,周围的人见到两人纷纷打招呼。

老赵在宅子里外忙的脚不沾地,在这边干活儿的人,许多事情都要询问老赵,老赵也是焦头烂额,不过好在一切都很顺利。

陈娘子则是在自己家中,准备出嫁的事宜。

杨大壮最近两天没有去书院,在家里帮衬着做事。

自己的母亲,没有娘家人主持,老杨家,也就剩下他这一根独苗了,老人家前些年已经去世了。

“娘。”杨大壮看着自己的母亲在收拾着屋里的一些旧衣裳。

陈娘子抬起头,看向自己的儿子。

“怎么了大壮?”

杨大壮摇摇头。

“也没什么,就是突然很感慨。”杨大壮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大壮,你心里要是不得劲,就跟娘说,到了这个地步,如果你心里实在是过不去这件事,娘就算是得罪了人,也不会再往前走一步。”

大不了,往后当牛做马的,给人家赎罪就是了。

她如今就这么一个儿子。

杨家对于她来说,是婆家,也是曾经的恩人。

如果没有当初杨家的一顿饭,别说是自己了,便是父亲母亲和弟弟,也都饿死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父亲母亲和弟弟,过的好不好。

是否在当年那个混乱的世道里,活下来了。

按理说,都走到长安周围了,在长安城周围安顿下来,等着官府救济一二,日子多少也能凑合过下去。

可是这么多年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她没有离开这个庄子,父亲母亲他们也都知道自己在这里,如果一切顺利,都安顿好了的话,闲下来,应该来找找自己,见个面什么的。

至少知道,双方一切安好.......

“不是的,娘,我没有那个想法,我是觉得,往后你能过好日子了,我很开心,就是怎么说呢?突然之间,跟以前的日子就不一样了,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形容。”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