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我在民国捡漏,开局百万倍利润 > 第465章 这世界还真小

第465章 这世界还真小(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不仅装修豪华,还配备了包间。

其中,生意最火爆的自然就是一楼。

毕竟放眼整个华国,无论哪朝哪代,穷人数量都要比富人来的多得多。

即便这会还只有早上10点多,但一楼上百个座位已经是座无虚席了。

曹子建扫了一眼,发现实在没什么落座的地方了,这就同金不焕和姜祥云去到了二楼。

二楼人也很多,坐的都是头戴瓜皮小帽的商人。

淞沪的茶馆,不仅是人们社交和休闲的场所更是商人洽谈生意的好去处。

很多商人,都会把茶馆当成交易所或公所。

在这些茶客中,甚至还有专做房屋租赁生意的掮客。

每介绍成功一笔业务,就在顶费中抽取十分之一的佣金。

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他们是今天房地产中介公司的“先驱者”。

曹子建见二楼还有好几张空桌,这就挑了张坐下。

三人刚一落座,店内一名伙计立马拿着一张纸质手写菜单走了过来。

“三位客官,请问喝点什么?”说话的同时,将手里的菜单给放到了桌上让曹子建等人过目。

“先来壶绿茶。”曹子建答道。

“十二号桌,绿茶一壶。”店伙计闻言,这就扯开嗓子喊了一句。

曹子建拿过茶楼纸质手写小菜单看了一眼。

发现其上除了菜名和价格外,并没有图片。

而且一些菜名取得都十分雅,如叫百鸟朝凤,凤还巢这些,让曹子建根本不知道这道菜是用什么做的。

索性,曹子建接将点菜的难题交给了金不焕。

金不焕同曹子建一样,发现菜单上有好些菜他都没听说过,这就清了清嗓子,朝着店伙计开口道:“伙计,你们茶楼有什么特色菜吗?”

“那可太多了。”店伙计忙道:“不知道客官有什么忌口没有?我可以给您推荐。”

“除了忌难吃以外,没其他忌口了。”金不焕答道。

店伙计闻言,笑道:“那客官可以尝尝本茶楼的特色招牌菜:凤还巢。”

“名字听着挺霸气的,用什么做的?”金不焕问道。

“是用土豆丝、虾茸、鸡蛋等制做巢型,用熟鸡蛋黄镶入鸡茸、虾茸炸成虎皮蛋状,放入巢内,形态逼真,风味独特。”店伙计答道。

“可以,给我们来一份。”金不焕点头。

“还有这七星葫芦鸭,脆皮烧鸡,烟鲳鱼,冬瓜盅都是本店的招牌,客官可以试试。”店伙计继续推荐道。

“那都来一份。”金不焕点头:“主食呢?有什么?”

“客官,那你可一定要品尝一下本店刚推出的生煎。”

“生煎?没听说过呀。”金不焕自认自己在吃上面有所研究,但这所谓的生煎主食他倒还是第一次听说。

“这是本店师傅刚研究的美食,就是将传统的包子进行一番改良,将其放入锅中煎制,生煎皮薄肉多,肉馅鲜美多汁?,底部金黄酥脆,咬一口更是能爆汁,绝对是吃上一口还想再来一口的人间美味。

听着店小二的描述,金不焕食指大动,道:“成,那给我们也来一份。”

“先这样。”

“好嘞,客官,您稍等。”

随着店伙计退下之后,曹子建三人一边品茗,一边听着茶楼内说书艺人的说书。

“上回书说道,关云长在阵前刀斩了华雄,他高挺着胸膛,威吓着耳目,提着华雄的首级进入了大帐。”

“砰~布隆,把华雄首级往地上一扔....”

说书人正在说的是《三国演义》中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的桥段。

就在曹子建听得认真的时候,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呦呦呦,这不是金不焕吗?怎么?在津门待不下去,又跑淞沪来了?”

曹子建朝说话之人看去。

那是一个年纪跟金不焕相仿,就连穿着都差不多的男子,也是一袭的西装。

只是,体型上要比金不焕廋上许多。

从对方一脸不善的看着金不焕,曹子建多少已经猜到,两人是有过节的。

“王楚,你...”

没等金不焕将话说完,那王楚便是抬手打断道:“金不焕,在津门,我承认,混的确实不如你,但是这淞沪,你楚爷我可就不一样了。”

“给楚爷瞧好了,马上,你就会见到我在这茶楼约见一位从京城那边过来的大人物。”

“你知不知道,那大人物可是在京城跺一跺脚,都要震动的存在。”

金不焕很平淡的‘哦’了一声。

本来王楚跟金不焕说这些,就是为了让对方表现出羡慕自己的那种表情。

此刻,见对方全然没有,这就继续道:“金不焕,羡慕的话,就表现出来,说不定楚爷我一高兴,也给你介绍几个大人物认识。”

“不需要。”金不焕摇头。

说真的,对于王楚的现状,金不焕一点都不羡慕。

因为他知道,像那种大人物都属于只合作一次就散场的存在。

哪比得上曹子建这种可以一直追随来得实在。

见金不焕完全没有要搭理自己的意思,王楚没有继续自讨没趣。

不过他也没有打算就这么结束,这就挑了张在金不焕边上的一张茶桌坐下。

他要让金不焕知道自己约见的客户是何等的存在。

“金不焕,你俩有什么过节?”姜祥云低声问了一句。

“前些年在津门的时候,这王楚跟我一样,都是给人干掮客的活。”金不焕点头:“只是有一次,我们两个分别带着各自买家去到东家那看物件。”

“最后,我带的卖家财力更为雄厚一些,买下了那件古玩。”

“没有得到佣金的王楚就开始将这事怪到我头上了,认为如果不是我的话,那买卖他就成了。”

“自此,我俩结下了梁子。”

“后来,我在津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见到他,以为他不做掮客的活了,敢情是跑淞沪这边来了。”

其实,淞沪的古玩市场,也十分兴盛。

在19世纪60年代,就已经初见苗头了。

当时,金陵和会稽一带的古玩商人为躲避太平天国的战火,纷纷选择逃到淞沪避难。

随着时间的发展,如今淞沪的五马路古玩街更是能跟京城琉璃厂相提并论。

一南一北,谁也不输给谁。

当然,这里的古玩店不是很多,但古玩地摊却是极多。

不仅如此,淞沪古玩商界还自发成立了一家室内交易的华国古玩商场,供路边较大摊商入场交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