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朕要有钱了!(2 / 2)
地方官员通过题本上报,祥瑞之类的,通政司不会轻易截留。
此乃吉兆。
官员都害怕阻碍了“上天的旨意”传达,给自己带来灾祸。
这两份奏章,就到了自己的眼下。
祥瑞这类事情,朱由检平日里也没少见。
可他实在不解,为何在如此时刻,这样的奏折竟还会堂而皇之地被送上来。
平常说说也就罢了,陕西都成这个样子了,还祥瑞祥瑞。
陕西民变烽火未熄,辽东战事吃紧,可眼前这两份却在大谈毫无意义的祥瑞。
陕西的地方官员,怎么都这副德行?
“朕需要的是能解燃眉之急的对策,是民生疾苦,是克敌谋略,而不是这些用来粉饰太平、阿谀奉承的空话啊!”
朱由检满心的疲惫,把那两份奏章扔在了处理完的一边。
每每希望臣子们能与他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结果回应的,都是这种敷衍塞责。
“到底还有多少人在专心办正事?还有多少人能真正为朕分忧,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啊?”
“与其说这城外一夜长草是祥瑞,还不如说地上长了黄金来得实在。
若真有黄金,朕还能开心开心,至少能用来赈济灾民,充实军饷,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
“真想把这俩县令也给砍了。”
朱由检火气退去,揉了揉太阳穴,思绪又回到了让他头疼不已的财政上面,只觉得自己被无力感裹住。
这辽东局势如此棘手,处处都需银子打点,这陕西也不得安宁,到底哪才能腾出银子啊!
朱由检随手翻开一份新的奏章。
户科给事中刘懋所写。
“请裁驿站冗卒,岁可省金钱数十万。”
当真是久旱逢甘霖,朱由检一下就来了劲,坐直研读着上面的内容。
国库空空如也,入不敷出。
若真能如刘懋所言,岁省数十万金钱,那无疑是雪中送炭啊!
此策,可行。
……
此刻的澄城。
城外的一片平地上,这里本来是用作耕田,因连年的天灾人祸,土地变卖,到了乡绅的手上。
现在,则是归属白黎。
周围临时盖起了连在一起的蘑菇房,用于避雨。
蘑菇房的生成,只需要挖坑,骨粉,以及红蘑菇,加起来的时间再慢,也顶多半小时。
临时搭建,很是好用。
这里,便是未来的工业区。
黎城就那么小,而且周围是山地,交通不是很方便,人也没澄城的多。
这硕大的蘑菇工坊内,目前仅摆放着三个制作好,能够使用的高炉。
澄城,一座小城,几乎不产铁,只能重头做高炉。
这三个,其中两个,外面装有鼓风机,至于吹动装置,自然是红石永动机。
而最中间的,则极其特殊,里面装着的,是岩浆。
而且,是c版本,只要丢进东西,便能熔炼一切的岩浆。
因此,也就花费了点时间,设计了这特殊的高炉。
只要这岩浆炼制出来的铁,炼制出来的铁和焦炭差不多,哪怕费时间更多,也没有关系。
完全能够用其替代木炭,以及焦炭。
木炭虽然无限,但是制作的过程,也很麻烦。
而地狱里的岩浆,也是无限的,而且还有滴水石锥,能够生产。
工匠们准备就绪,看向了白黎。
“可以了,开始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