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代晋 > 第一二一四章 密谋(二合一)

第一二一四章 密谋(二合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贺麟,你还有什么事么?若无他事,回去歇着吧,夜已经深了。”慕容宝道。

慕容麟沉声道:“太子,我还有话要跟你商议。”

慕容宝无奈,只得在外间请他落座,命婢女上了茶水来。打着啊欠道:“有什么事就快说吧。”

慕容麟道:“太子,我要说的便是攻魏国之事。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慕容宝皱眉道:“父皇的态度你也看到了,明显是不愿打。这件事到此为止吧。你我已经尽力了。今晚父皇已经有些不耐烦了,我可不想再去碰钉子。其实,打不打拓跋珪倒也没什么,父皇不愿意,那便由他去便是。”

慕容麟摇头道:“那可不能就这么算了。”

慕容宝瞠目道:“贺麟,你想立功的心思我明白,但也不能逆着父皇而为啊。机会有的是,我大燕将来还怕没有仗打么?”

慕容麟苦笑道:“太子是真不明白,还是假装糊涂?此事跟我干系可不大,倒是跟你干系极大。我是为太子着想而已。”

慕容宝皱眉道:“为我?此话怎讲?”

慕容麟道:“看来太子是真的没想到这一层。太子难道看不出,父皇对道厚的态度么?自从攻徐州之战后,父皇命道厚回到中山,掌管军务之事,那是何等的信任。授予骠骑大将军之职,录尚书事,军政大权在手,何等威风。还常常提及当年东归复国之事,称赞当年道厚起兵协力,赶走苻丕的往事。太子倒还吃得下睡得香,这明显是有所暗示了。太子莫忘了,道厚可是父皇长子,虽为庶出,但长子这个身份可改变不了。而太子能得立为太子,完全是因为道全去世之后,你成为了嫡长子之故。庶出还是嫡出,都是父皇的儿子,在他眼中,真的那么重要么?若太子再不有所作为,恐怕你的太子之位已然岌岌可危了。”

慕容麟说的道全便是当年被慕容麟告密杀害的慕容令,他才是真正的嫡长子。慕容令死后,慕容宝顺延为嫡长。在这个层面来说,慕容宝倒是要感谢慕容麟当年害死了长兄,否则他根本不可能当上太子。慕容宝和慕容麟交好,多多少少潜意识里有这样的原因。

慕容宝皱眉沉默不语。确实,这段时间他也感觉到了父皇的冷落。慕容农回到父皇身边之后,父皇待他明显亲厚了些,授予他军政大权,时刻让他侍奉身侧。自已这个太子,反而被疏远了。

有人告诉慕容宝,说陛下不满意临沂之战,说太子无能,关键时候不顶用。也有人说,当初自已在邺城城下欺骗慕容农进攻李徽,导致兵败被贬往幽州的事情陛下已经知道了,所以对自已疏远了些。这些蛛丝马迹的行迹,都可能预示着什么。

“太子,你为人仁厚,自然不会去想这些事,也不在意这些事。但旁观者清,我们在旁边看着的人,都为你捏了一把汗。父皇逐渐衰老,心气智慧大不如前,道厚天天在他左右,万一有那么一天,父皇觉得他比你合适继承皇位,夺了你太子之位,你可如何是好?道厚看上去似乎不计较以前的事,谁又知道他的内心想法呢?有朝一日,他得了皇位,你是否能安稳度日呢?”慕容麟低声道。

慕容宝身上冒汗,沉声道:“依你之见,当如何?”

慕容麟道:“很简单,父皇亲近道厚,无非是认为他有领军才能。此次北路兵马进攻北海,虽没有建功,但损失却也不大,三路兵马之中,唯有北路没有被敌反攻侵入。而临沂之战的失败,父皇显然是认为你我领军不力了。其实……哎,那都是父皇亲自下达的命令,定下的攻城之计。那也不必说了,儿臣不敢言父皇之过,仗没打好,本就是你我该担责。但我们必须要改变父皇的印象,必须要以一场大功来扭转局面。如果太子能领军击溃拓跋珪,攻灭魏国,这场功劳便足以扭转父皇的想法,太子地位便牢不可破。这个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才成。”

慕容宝起身踱步道:“说的很是。可是,父皇不想出兵,如之奈何?”

慕容麟沉声道:“那便逼着父皇不得不出兵。”

慕容宝惊骇道:“可不能乱来?逼宫之事,绝不可行。我……我不能让你乱来。一个不慎,你我都死无葬身之地。”

慕容麟忙道:“太子想到哪里去了,我岂敢做出那种事来?我的意思是,从中做些手脚,父皇无法下台,便只能出兵。否则群情激奋,有损威严,父皇也无法压制。”

慕容宝低声道:“你到底是何意?”

慕容麟轻声道:“父皇不是派人去刘卫辰处查明贡品之事么?我想,是查不出来结果的。刘卫辰定然会否认,而拓跋仪定会指责刘卫辰不承认,闹来闹去,不了了之。父皇本就不想出兵,定然会就此搁置此事,最终毫无结果。我想,莫如我们派人去见刘卫辰,让他再一次进贡马匹物资,路过雁门关的时候,再被抢一次,则这一次拓跋珪还有抵赖否认的理由么?”

慕容宝愕然道:“刘卫辰那里好办,他恨拓跋珪入骨,定会配合。但拓跋珪岂会再抢?他若不抢呢?”

慕容麟笑道:“他抢不抢都一样。因为我会派人伪装成匈奴人抢劫了这批物资,嫁祸于拓跋珪。将所有知情人全部杀了,来个死无对证。将父皇派去刘卫辰那里的使者也杀了,也嫁祸于拓跋珪头上。这样一来,拓跋珪如何抵赖也不成了。到那时,我联合众将和官员一起上奏,要求进攻拓跋珪。谁还能反对?便是父皇自已,恐怕也不会纵容此事吧。”

慕容宝闻言眉头跳动,面露喜色,低声道:“妙计啊。迫的父皇不得不出兵,妙计。”

慕容麟道:“太子认为可行的话,此事交给我办,我必办的妥妥当当,无任何瑕疵。”

慕容宝点头道:“好,你去办,我写下亲笔信给刘卫辰,要他配合,严守秘密。”

……

拓跋仪在中山盘桓了七日,这期间慕容农陪同他游览参观了中山城和周边的景点,甚至带着他参观了燕军军营的操练。

用意自然很明显,便是要让拓跋仪见识燕国兵马的强大,城池之坚固,以震慑拓跋仪,让他回去以后禀报拓跋珪,对拓跋珪也是一种威慑。

这期间,太子慕容宝和慕容麟态度转变,分别宴请了拓跋仪,举办了盛大的宴席招待拓跋仪。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要做出一副改变态度的样子,为之后发生的一切撇清干系。因为即将发生的一切,在睿智的慕容垂面前很可能被看穿,所以这些行为,需要提前做出铺垫。

甚至在第六天的时候,慕容宝向慕容垂进言,既然魏国有交好之意,其实已经没有必要让拓跋仪留在中山等候核实人员的归来。索性不如让他回国,这件事的结果其实并不重要。就算拓跋氏撒谎欺骗,大燕也要择有利时机进攻,而无需被这件事牵着鼻子走。

慕容垂闻言甚为欣慰,慕容宝终于有些开窍了,能够从大局着想,避免了将大燕置于尴尬的地位上。能够审时度势,坚韧忍耐,这是成熟的表现。虽然,慕容垂对慕容宝有诸多的不满意,但无论如何,太子能够逐渐进步,这总是一件好事。

于是乎,第七天上午,拓跋仪得以归于离开中山回归魏国。慕容宝代表慕容垂在城外相送,说了不少两国交好,不必猜忌的话。

其实,慕容宝几天前曾找到慕容麟,询问能否在拓跋仪回去的路上将其杀死,以激起两国之战。慕容麟哭笑不得。这么做的结果反而适得其反。杀死拓跋仪,除非拓跋珪主动起兵,这反而不是大燕起兵的理由。拓跋珪会不会出兵进攻不知道,谁杀的拓跋仪倒是一目了然,慕容垂第一时间便会怀疑到太子和自已头上,这是极为不明智的愚蠢做法。

不但不能杀拓跋仪,反而要让拓跋仪平安归魏才成。这样,之后发生的事情便可撇的干干净净了。

在拓跋仪离去后的第八天,十几骑快马飞驰入中山城,带来了爆炸性的消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